每天都被自己坑[重生]作者:花样馒头
股,强制道:“快去洗澡,否则别想上我的床!”
“遵命!”
韩腾洗澡回来后,周卓宇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清晨,二人在连环夺命的电话铃声中惊醒。接起电话后,两人都被催促快些打开电视看本地新闻频道。
放下电话后,韩腾打开卧室的电视,周卓宇看到早间新闻正在报道一则名为《知名开发商使用伪劣涂料致人患白血病》的新闻。记者站在医院的病房内,最先采访了三名,只有轻微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的受害人。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个重症病房,采访到患有白血病儿童的家属。
对受害人进行一系列采访后,记者最后来到受害者所住的精装房小区,代表受害人向小区物业讨要说法。镜头最后落在了“炎清华池”几个大字上,周卓宇的心里“咯噔”一声,“炎清华池”正是亿保负责筹建的一个精装房高档小区。一期在前年落成,已经销售一空。当时因为反响很好,所以韩文昌又投了大量的资金进去,目前二期、三期也在建设、预售中。
周卓宇一边关注着电视里的新闻,一边在心中暗自揣度着,以韩文昌那贪得无厌的性格来说,他完全能干出来以次充好的无耻勾当。上辈子,他在公司里帮他做事时,也知道他做了不少这样的事。他一直觉得,他这些年都相安无事,没被送去坐牢,算是福大命大。
但是这辈子,他是没这么幸运了。这事已经被报道在受众最广的早间新闻节目上,周卓宇觉得韩文昌这次不会那么轻易地脱身了。
韩文昌是自作自受,周卓宇不关心他的死活。他现在唯一担心的便是,韩腾有参加“炎清华池”项目,会被牵连。
周卓宇关上电视,紧张地转过头来看向韩腾问:“这个项目,你有负责过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大家都开始放假了吧,祝大家假期愉快。未来三天假期,馒头争取多爆点字数,正好赶上文章一个大□□。前面埋下的很多铺垫和伏笔,都会在这几章揭露的~
第43章
周卓宇关上电视,紧张地转过头来看向韩腾问:“这个项目,你负责过吗?”
韩腾知道他在担心什么,立刻给他肯定的答案,道:“没有,这项目一直那么火,哪里轮得到我负责,一直是爸和大哥自己在顾。”
周卓宇松了口气,然后继续追问韩腾道:“关于刚才新闻报道里的内容,就你来看,是否属实?”
韩腾犹豫了一下,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他只是迅速地套上了衣服,对韩腾说:“一会儿我去亿保看看情况。”
接下来一连几天,媒体们都抓着这个新闻不放。其中,最初报道出这则新闻的记者,更是每天往返于“炎清华池”小区和质监局。代表受害人及其家属,务必向亿保讨要个说法。
这天早上吃早餐时,周卓宇又在早间新闻上看到了关于这件事的追踪报道。虽说事情发展到现在,周卓宇已经完全不用再猜测,使用伪劣涂料的事是否属实了,但即便是真的,现在这个报道满天飞的状况,也让他不禁觉得,韩文昌一定是得罪了什么人,被人恶意咬着了。
于是,周卓宇试探地问韩腾:“亿保有派人去跟这个记者交涉吗?”
韩腾一边吃着饭,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大哥亲自去了。”
周卓宇点了点头,他觉得韩文昌混迹商场多年,没道理连这点事都看不出来。韩文昌会派韩放亲自去跟记者交涉,想必也是抱着一击必成的想法去的。
不过,他紧接着又听到韩腾补充道:“但是那记者根本不见大哥,他被赶回来了。”
是了,如果真被人恶意咬着,自然不会轻易罢休。
另一边,韩文昌坐在亿保顶层的办公室内,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了。韩文昌额头上的青筋毕露,冲着电话那端的下属,暴怒地说:“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这新闻压下来,再给我联系那个死咬不放的记者!”
这边办公室的电话还没挂断,韩文昌的手机又响了起来。他烦躁地接起电话,结果却从下属那里听到了一个更加令他暴躁的消息,“韩总,刚刚质检部派人将我们的售楼处封了。他们拿着我们使用超标涂料的检测报告,还勒令‘炎清华池’的二三期项目从今天开始停工……”
后面的话,韩文昌已经无心再听了。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封了售楼处,无法卖房子,他手里就没有流动资金。没有流动资金,银行的利息他就还不上。还不上利息,银行会停止贷款,《绿野仙踪》项目也将受到影响。本来亿保这几天受负面新闻的影响,股价急挫,公司的资产已经缩水了近一半。在这么下去,韩文昌只怕不妙。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叫了财务总监过来。在询问了一番诸如“公司目前有多少流动资金”“公司这个月还有多少利息没还”的问题后,财务总监硬着头皮又向韩文昌说了一个急等用钱的地方,“《绿野仙踪》项目之前就发来了追加工程材料的施工报表,还有几笔款项等着韩总您批呢。按现在的施工速度,目前已有的原料顶多够维持个半个月的。”
财务总监是最了解当前公司的资金情况的,就目前的状况而言,真的很不乐观。他对着韩文昌说完那一番话后,看到韩文昌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目前公司所剩无几的资金,逼得韩总不得不在还息和支付《绿野仙踪》材料款,这两个选项中,只能顾全到其中一项。
看到老板陷入了为难,财务总监就职责所在,开口向老板大胆建议道:“不如我们先停了《绿野仙踪》,当务之急还是还上银行的利息重要。等到事件平息,公司的股价有所回升,到时再投钱下去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