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逐鹿日记[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2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逐鹿日记[重生]作者:oui

好思考一番。他乐得哄老婆高兴,就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但我觉得他像我采访过的人……”关琳说。

卢镇登时笑了,“不可能。你采访的都是些大土豪大资本家,这小子要有这身家还往这来当小记者?”

关琳也笑了,“说得也是。”她放下了这个疑问,开始聊卢镇最近的工作。

而此时,险些被关琳看破身份的朱渌正在和他的继任者交接工作。

交接工作不复杂,事实上在朱渌病的那几天,这位继任者已经去登门拜访过了。

那位接受采访的老教授是a国王室研究和时局分析的专家,他之前正好在写小王子的稿子,组长就顺水推舟安排他去采访。但是人质事件开始后,组里的重点就从研究科普转移到了时局分析上。

一来这件事急,所谓新闻就是要新鲜才好,必须争分夺秒,不可能始终等着朱渌。二来时局分析这块儿朱渌的经验不算丰富,即使他依旧由他采访也要重新啃资料,不如交给有经验的人去做。

朱渌也明白,所以不用组长多说什么,他对这个安排接收良好。

只是没想到那位继任者是个超级认真的人,朱渌之前的采访内容好多都还没来得及整理,还是处于简单标注的状态,那位同事就央着朱渌解释一下。朱渌乐得有事做,讲解得十分耐心。

直到时针堪堪指向两点,他才恍然想起卢镇跟他说的话,带上稿子飞快赶往主编办公室。

主编刚刚回来,桌面已经摊开了文件,倒没有特意等朱渌。这让他微微安心。

“主编。”朱渌敲门。

“进来,坐吧。”陈主编从文案上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接过了他的稿子。他斜前方的电视常开着,播报的声音一刻不停地充斥着他的神经。

“原本预定a国和c国关系分析的那篇文章被撤了,你的那篇以a国为主还比较贴近主题。你回去再稍微改改,多联系些时政,明天早上十点前给我。”主编一边翻着他的稿子一边说。

朱渌发现主编能准确捕捉到他修改的部分,每次停顿稍长的时间都是在他有修改的地方,而且有些微调的地方他并没有特别标明。

能做到主编这个位置,绝对是有过人之能。朱渌感慨着。

“嗯,按我之前说的改就行,其他地方问题不大。”主编点点头说。

就在这时,国际频道紧急插播了一条新闻:

“据我台前线记者报导,就在刚刚记者获悉a国王室的第十五王子不幸身亡。现在有大量武装部队围堵在喀布尔的某医院外……”

朱渌一阵头痛,耳边又回响起嗡嗡嗡的怪声。他和主编对视一眼,同时低头看了看凉凉地躺在桌上的稿子,再对视一眼,同时长叹口气。

他文章的主人公死了……死了……这还联系什么时局?

主编镇定地说:“好吧,再改回初稿时偏重科普的形式,该怎么做知道了吧?”

朱渌点点头。常规手段,回顾他的一生,说说他的做过啥大家都知道的,最后再隐晦地猜猜他都做过啥大家不知道的。

“去吧去吧。”主编疲惫地挥挥手。

新闻工作者不能逃脱的宿命就是永远要被时事牵着走,时事是他们的粮草,也是他们的紧箍咒。

朱渌拖着沉重的身躯现在办公室的椅子里,再抬起头时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手边的半杯水已经凉透。

揉了揉快被屏幕刺激瞎的眼睛,去餐厅吃了顿饭,又继续埋头奋战,终于在晚上十点前把稿件发到主编邮箱。

看着自动回复的“您的邮件已收到”那几个字,才慢慢放松了身体。

提前了十二个小时,今晚至少能睡个好觉。

但是转天,他依旧是全组最“理直气壮”的闲人。

主编一早去开会,他的稿子不知何时才能见光。

朱渌有些厌烦了,他觉得也许自己该主动辞职。他可能不适合这种工作,他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也许他该去继续读书,搞研究,或者做图书编辑。

可当初他也觉得自己能成为一个好记者,他信誓旦旦地踏入这行,也曾宣誓要为真相和正义发声。

也许设想得太简单了,最早他以为比同龄人多了几年的人生经验会不一样,却低估了自然社会的狂澜。

世界本来就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组成,就算再与众不同,也抹不掉人类在宏观面前的渺小感。

好吧,认命吧,随波逐流吧,玩手机吧,啥也不想了。

就在朱渌险些看破红尘的时候,上面下来了一批文件。

由于a国连年战乱,再加上这次发生的人质事件,需要选调一批记者去a国分社实地报导。

这是可能送命的活儿,热闹了好几日的国际部,一瞬间沉默了。

也有不少年轻后辈热血沸腾,随时准备为理想为事业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实习生铁定不在甄选范围内。

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朱渌心中就升起了一股少见的安宁。

他鬼使神差走进人事部,等到回过神来时,手里多了一张申请外派的回执。

“你部朱渌同志,经批准到德黑兰分社担任记者工作。

特此通知

人事局国际处”

第31章chapter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