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巨星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巨星重生作者:Ar18

第30节

可是对于这个圈子里的人来说,一味地注重他人的评价,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态。

观众总是在变的,就算是再红的明星,永远不离不弃的死忠粉都只是少数。相比之下,作为一个产业想要争取的那些更大的目标群体,口味会更加善变而挑剔。观众支持你的时候,你可以肆无忌惮横行霸道。可一旦哪一天你的作品让他们不满意了,遭受冷遇甚至批评谩骂,你却没有力量来应对。

年轻的艺人总是在想尽一切办法,让更多的粉丝喜欢自己,仿佛那些喜欢会化为实体,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然而想在这条路上长久地走下去,真正的力量必须来自于自身内部。

你就是你自己。你拍的每一部戏、演的每一个角色,唱得每一首歌,都必须且只须对自己负责。

过来人都懂这一点。而那些没有学会这点的人,大多红过一阵子,就在圈子里销声匿迹了。

一直以来,韩竟始终以为,娱乐圈之于夏炎,只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想。那里太险恶、太严酷,并不是夏炎这样单纯的人能够承受的。何况以夏家对他的保护,他根本也不需要认认真真地去打拼什么。他喜欢电影,无微不至地呵护着他的父亲和姐姐,就会在这圈子里为他搭建起一座温室,让他过家家一般去玩些征战娱乐圈的游戏。

韩竟从来没有想过,会有那么一天,这个孩子能够凭自己的力量从那温室里走出来。并且面对外界刺骨的寒风仍不会跌倒,还能以最强健的体魄,去与那些阻碍搏斗。

然而夏炎就是做到了。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从那个会因为缆车的故障惊慌失措的孩子,成长为现在无比坚强的模样。夏奕那时曾说,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为他打造一个远超他驾驭能力的舞台。而对于现在的夏炎,韩竟无比确信,无论是金鸡奖、金熊奖、甚至奥斯卡——这世界上再没有一个舞台,是夏炎不敢去面对的。

他守护了一年半的孩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夏炎看着韩竟不说话只盯着他看,就在他眼前打了个响指,“……怎么了?我脸上有花么?”

韩竟像是噎了一口,半晌才说:“……我只是觉得——我老了。”

“你说什么呐?”夏炎笑出声来,往韩竟脸上拍了拍,就势又捏了两下,“瞧瞧这张脸,说你老了你那十亿镜子可要哭了。”

韩竟稍微垂下视线,“嗯,然后——你长大了。”

夏炎沉默了一会,仍是微笑着轻声道:“说什么呐……我这都马上20岁了,不是早就长大了吗?”

韩竟没再说话,只是伸手为夏炎理了理额前的头发。而后夏炎那么自然地凑过来,与他交换了一个格外温柔而缠绵的吻。

“……好甜。”四唇分开的时候,夏炎额头抵着韩竟,笑着说道。

————————

1月21号,儿童基金会香港委员会正式任命韩竟为中国地区亲善大使。之后紧接着为期两周的考察团,韩竟需要全程参与。

只跟夏炎呆了两个月不到就又要分开,韩竟走得极其不舍。夏炎倒是对依依惜别相当不以为然,笑嘻嘻地帮韩竟收拾箱子。

“不是两个星期就完事么,很快就又见面啦。我还想说你赶紧走呢,2月放假回来就要交初稿,我现在连个大纲都还没定,导师都要被我逼疯了。放这么几天假还要写论文,还要剪德语字幕版的《父亲》,还哪有时间跟你卿卿我我啊?算我跟你打个商量,你赶紧走,啊?让我消停两天。”

韩竟哭笑不得,“我走了之后,你吃的喝的怎么办呢?忙起来没时间做饭吧,要不要请个钟点工?”

夏炎连连摆手,拍拍胸脯,道:“煮个泡面的时间总是有的,你放心吧,我记得多加俩蛋。”

……本来还没怎么担心……连吃两周泡面,胃是不打算要了么?

韩竟临走还是特意去超市,买了不少微波加热的速冻食品回来,分成每一天每一顿要吃的小份,放冰箱里屯着。这些东西虽然营养方面差强人意,但是赢在方便不费事,微波几分钟就能搞定。这回都标好了号,也省得夏炎一忙起来真的忘了吃饭。

跟着儿基会的行程极其顺利。一路上探访了许多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尝试与这些孩子们沟通交流、尽力融入他们世界的过程,让韩竟总一有种特别的心酸和感动,觉得自己真的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说起来,像这种没有媒体跟踪报道的行程,不少明星通常都只是摆摆样子而已。韩竟却能始终如一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让不少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感动。

1月底的时候,《寒山》终于杀青了。刘锐去年在好莱坞主演的新片《秘宝奇航》在柏林参加展映,因此这边刚一结束,又要马不停蹄地飞德国。他对韩竟尤其欣赏,一早给韩竟发了邀请函,邀请韩竟同去参加柏林影展。

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有人要见。

《秘宝奇航》这部片子的导演名叫凯文?徳劳因,在好莱坞是拍冷兵器战出名的。这些年来,他执导大片无数,屡屡创造全球票房奇迹,捧过三次小金人奖杯,可说是世界影坛的传奇人物。

而这位有着1/4亚洲血统的导演,始终有一个愿望——拍一部电影,来讲成吉思汗的一生。

纵观全球影坛,已经有太多的人拍过这位史上独一无二的枭雄了。俄罗斯人拍过,日本人也拍过,为什么好莱坞不能拍?反过来讲,好莱坞几乎已经拍遍了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英雄,怎么能把成吉思汗落下呢?

不过,在好莱坞拍摄这种纯亚洲题材的电影,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演员太难选。所有人都必须是亚洲面孔,而一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片子,需要的撑得起的主要角色,可绝不仅仅是一两三四个而已。亚洲人能在好莱坞打拼出头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珍兽级别,就算把所有的亚洲演员都算上,要拍这么一部电影,恐怕还是不够。

德劳因十年以前就已经写好了剧本,接下来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选角工作。刘锐与他合作多次,相互之间都是好哥们,不仅早早被预定了位置,还主动帮忙出谋划策,物色人选。

这一次,他就是看中了韩竟。

当时刘锐把韩竟的简历和作品给徳劳因发过去,大导演隔了两天,只回复了一句:请他一起来柏林。

到底是什么看法、有戏还是没戏,倒一个字也没有说。

说实话,就这么去见好莱坞顶级的大导演,韩竟不可能不紧张。好莱坞是他上辈子从未实现过的梦想。他现在已经站在了比前世更高的位置,要说多出来的那十年经历能给他什么指导,这回真的没有了。见面会问些什么,试镜会着重哪方面的表达,或者大导演有什么异于常人秉性和癖好,他都一概心里没数。

刘锐可一点都不担心,只说他有那种气质和能力,绝对能够胜任。

韩竟犹豫着问刘锐他为自己推荐的是哪个角色,功夫巨星爽朗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大汗。”

……呃……哪个大汗?成吉思汗么?第一主角么?

韩竟的笑容完全僵在脸上,只觉得听这一句话好像坐了一回过山车似的,刺激得不得了。

他在酒店里熬夜背了一晚上英语,什么“如何说地道的美语”、什么“美式口语200句”、什么“商务英语速成教程”……下载了一堆音频视频跟着练。

韩竟虽然只读到高中,英语基础还是不错,后来进了娱乐圈自己苦学了一阵,基本上阅读唱歌日常会话都没什么问题。可他常年在中国混,一共也没几次机会跟老外去讲英语啊。这一晚上说说背背“咻”一下就过完了,下载那堆材料根本还剩一多半,他顶着黑眼圈去吃早饭的时候,心情简直跟没看完书就要上考场的小孩子差不多。

第165章大导演

仨人约在早饭时见面,也并非正式的商务场合,只是随意叙一叙。徳劳因的飞机是半夜到柏林,旅途劳顿加上时差,晚上根本没怎么休息。大导演一早就来餐厅,顶着双熊猫眼,微微弓着背,脸色差得能把周围的气温拉下来好几度。他啥也不吃,往那一坐就是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不一会已经把自助台上的续杯壶喝见了底。

韩竟进去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人坐在椅子里,一手端着咖啡杯,神色严肃地盯着桌面沉思的样子。大导演周围气压太低,已经天然形成了一道隔离带,周围一圈桌子都没一个人敢坐,中间那桌唯一坐了人的,俨然就是台风眼。

这是要自己往台风里跳么……韩竟默默吞了口口水。偏偏刘锐到这时还没来,他连个给他说情的都没有。

可是事情走到这一步,机会就摆在眼前,他总不可能转身再缩回去。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得上去说道说道,老话还讲死也要做个明白鬼么不是。

韩竟拿了盘子盛了点吃的,沉了口气朝一圈空桌子中间走去。周围的人多少都在留意着那个自带“生人勿进”标志牌的男人,韩竟不管不顾往里闯,当时就觉得几条视线唰唰唰扎在了自己身上。

他干巴巴地笑了两下。谁说只有中国人愿意看热闹来的?外国人还不是一样,都等着看他怎么死呢。

他走到徳劳因的座位跟前才停下来。大导演仿佛根本没注意到有人靠近,仍是手握咖啡杯垂眼盯着桌面上的一点,紧皱着眉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难题。韩竟等了一会,略微俯下身,指了指徳劳因对面的位置,礼貌地问道:“早上好,我能坐这里么?”

徳劳因稍微抬了一下眼睛,用那种西方人特有的友好客气答道:“当然可以。”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韩竟于是道了谢,在他对面坐下来。这还算开了个不错的头,可紧接着,俩人之间就陷入了漫长的冷场。大导演仍是手握咖啡杯跟桌面死磕,根本当韩竟就是空气。

对话根本进行不下去啊!

韩竟嘴角抽了两下,分明感觉到扎在自己身上那几道视线,都多多少少带上了点嘲笑的味道。现在这个时间来柏林,大多都是电影圈里面的人,又有哪个没听说过徳劳因的大名?虽说柏林电影节官方是拒斥商业电影的,从来连个提名都舍不得给好莱坞,可再怎么说那是好莱坞啊。就算是擅长文艺片的欧洲人,谁能真心说自己一点不想赚钱、不想去好莱坞?

估计从徳劳因进到餐厅里的第一秒,周围想上去递名片的人已经排队排到门外了。之所以谁也不敢往上冲,就是因为德导那脸实在太黑,摆明了谁上去谁就是捅了蜜蜂窝,至于是能尝到蜜还是被蛰一脸包,全看个人的运气——不过这么看起来。被蛰的概率大概有99,能尝到蜂蜜的概率,就是那1的零头。

韩竟正好做了那个第一个去捅蜂窝的人。周围那些担心被蛰不敢上的,这会就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瞧瞧那个冒失鬼啊,我们都没上,就你偏偏要出风头,现在傻眼了吧?

韩竟想到这,倒把自己逗乐了。他心里之前一直砰砰砰跳得不行,现在真正坐到徳劳因身边来,紧张反而平复了不少。说台风眼处往往风平浪静,看来这回放在大鼻子老外身上,也没例外。

绷了整整一晚上,神经一放松下来,韩竟马上就觉得饿了。他低头开始消灭盘子里的东西,也没过分端着,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只当是一个人吃顿寻常的早餐。他边吃边拿余光打量着徳劳因。大导演还不到50岁,看起来相当年轻,身材颇为不错,身板有种西方人特有的壮实,又几乎没什么赘肉。徳劳因有1/4的蒙古族血统,不过到他这一辈,也只有从黑色头发和细长的眼睛,还能看出些许亚洲气质来。

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最基本的能力都是观察。韩竟明显能够感觉到,在自己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徳劳因的时候,对方也在注意着他。尽管两人没有目光的交流,但是相互的注意力,都有很大一部分落在对方的身上。

既然徳劳因浑身散发着一股“不想说话”的气场,韩竟也就顺其自然,一言不发默默吃东西。他无论动作还是神态都格外自然,等到吃完了,又稍微坐了一会,就朝徳劳因点点头,道:“那么,恕我失陪了。”

常年围绕在徳劳因身边的,基本都是些争着抢着想要巴结他的人。特别是演员,几乎无一例外希望能从他这里得到几个好角色,因此在他面前总会显出过剩的表现欲。像韩竟这样不急不躁全程自己吃自己的、压根当他不存在的演员,徳劳因还没怎么见过。果然韩竟起身要走的时候,大导演就沉不住气了。

“——请等一下。”他轻声喊道。

韩竟于是又坐下来,向徳劳因抛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徳劳因托着下巴想了好半天,开口倒蹦出一句极不标准的汉语:“泥——出背井靠氩吗?”

……哈?

不谦虚地说,美国导演这中文说得可比韩竟的英语烂多了,不仅是语调乱七八糟,吐字发音也很模糊,想听清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韩竟无奈地笑着,摊摊手表示自己并没听懂。老外死较劲,非得不说英语,又把那句中文翻来覆去说了好几次,每次跟每次都完全不一样,说得韩竟一头雾水。

他集中精力听了半天,总算灵光一闪,“你是想说北京烤鸭么?pekgduck?”

老外猛点头,“对对,背静靠氩!”还让韩竟教他正确的发音怎么读,弄得韩竟哭笑不得。

外多人大多对“北京烤鸭”有独特的情结,似乎提到中国美食,唯一最好吃的、能统一全中国的食物就是烤鸭。事实上,莫说中国从没搞过哪道菜最好吃的评比,中国南北八大菜系,每一个菜系口味都不相同,拿来评比哪个能代表全中国,本来就是不现实的事。而这样复杂的体系,老外大概是理解不了的。

徳劳因费了半天劲,其实是想问韩竟是否爱吃烤鸭。韩竟也费了半天劲才听明白,却没想通他这问题到底有什么深意。总说天才都是有些怪,难道说大导演不看演技,要凭一个人爱不爱吃烤鸭来决定演员的人选么?

……这跟lit那个抛硬币猜不中不许入伙是商量好的吧?

韩竟无奈地想了一会,只觉得再想破头也没什么用。如果说这是考题那也实在出得太偏,谁也不可能料到徳劳因会问这个,提前去了解他在饮食上的爱好。所以也只能蒙一个碰碰运气。

他停顿了一下,摇摇头道:“烤鸭太油腻了,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相比之下,可能淮扬菜更合我的胃口,口味不是那么重,但是能够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美。”

韩竟这话说到一半,就看出来这哥们大概是个吃货。徳劳因听韩竟提起淮扬菜,一直显得格外疲惫而冷淡的眼神第一次亮了不少,显然感兴趣得不是一点半点。

后面就变成了韩竟给徳劳因介绍中国美食的专场。老外听过烤鸭听过台湾煲仔饭,最多再知道一点四川九宫格,至于什么西北烤全羊东北三大炖,什么广东煲汤早茶什么云南过桥米线,一概听都没听过。这里面大部分的东西韩竟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做法,可是吃过总听过一些其中的故事,讲故事那不是他老本行么?现场虽然只有西式早餐,韩竟光靠讲的就让老外直流口水,去拿了两大盘子吃的,最后全吃完了。

等到刘锐来的时候,这俩人已经建立了极其深厚的革命友谊。老外几次兴奋地说一定要去中国,让韩竟带他吃遍大江南北。韩竟当然一口答应,心里总觉得靠投喂一个吃货来拿角色,好像有点胜之不武。

徳劳因见到刘锐更是高兴,连连感谢他给自己推荐了这么好的演员。韩竟才知道徳劳因看过他主演的电影,已经对他的演技非常认可,这次见面,只是希望能更多了解韩竟的秉性。现在聊过之后,他非常确定韩竟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韩竟面上微笑着,心说这哪里不对吧,从喜欢吃什么真的能看出人的秉性么……

总之,大导演这关就是以这种无厘头的方式过去了。韩竟受《秘宝奇航》剧组邀请参加展映,在红毯上只稍微露了个脸。照片传回中国,通稿就直接发成了“好莱坞传奇导演凯文?徳劳因筹拍成吉思汗戎马一生,传内地演员韩竟或为主演,徳劳因导演未否认”,韩竟扫了一眼,只道娱记捕风捉影的能力实在太强。

夏炎在家赶论文忙得不可开交,直到首映当天才赶来柏林。国产片入围主竞赛单元毕竟是大事,韩竟跟周礼到机场去接夏炎,在出口就生生被一大排中国面孔的记者当在了后面。俩人挤不进去,也只好在后面隔着肩膀缝往里面瞅。

航班到达之后,过关还要将近一个小时。等夏炎那趟航班的乘客陆陆续续从里面往出走的时候,韩竟第一眼远远看见的,是那件老式的军大衣。

他摇摇头,特别无奈而开心地笑了起来。

第166章柏林2

韩竟往后撤了几步,拿出手机拨了夏炎的电话,就见远处那个因为穿着大棉袄而格外笨重的身影停了下来,费劲巴拉地试图往出掏手机。

“机场里有空调,你穿这么厚不热吗?”他等那头好不容易把电话接起来,便笑着问道。德国纬度虽然比帝都还高,可是靠近海洋气候比较温和,冬天在户外也不到需要穿大厚棉袄的程度。这会夏炎还是在暖气很足的屋里,韩竟光看着都觉得热得不得了。

果然小孩在电话另一头也长长叹了口气,“还用问嘛,当然热啊……可是这玩意太大了,不穿身上行李又不好拿……你看就这几步路你不等我到了再说,非要打电话,我掏一次电话多不容易啊……”

韩竟仍笑着,拐到一个从夏炎的角度也能看见的空当,向他指了指等在出口那黑压压一片记者。“你现在可是大名人了,这待遇比我高不知道多少呢。就穿这衣服上电视行么?”

“呃我走的时候还在赶论文,来不及太仔细收拾东西,看这衣服在最外面就穿的这件——我觉得穿这衣服上电视也行啊,你看,多有纪念意义。”夏炎说到一半才想起来不服气,“不过现在就接受采访还是算了……能不能得奖还不一定呢,这阵仗搞得我好恐慌。”

韩竟想了想,“你穿成这样应该没人能认出你,那你麻利点出来,咱们开溜。”

夏炎点头答应,挂了电话又摸了半天,从一兜里摸出一副口罩带上,活脱脱地就像是个大街上扫马路的清洁工翻版。

果然穿成这样没人注意,夏炎低着头极其低调地从出口里走出来,愣是没一个人认出来他。等跟韩竟周礼他们会和,仨人脚底抹油,一溜烟从机场跑了,还留一群记者在那干等。

他们溜得虽快,但最后还是被拍到了几张照片。拍照的是雷鸣的人,照片传到孙维手里,因为有一张角落里拍到了韩竟,孙维还特意发消息问韩竟怎么处理。韩竟翻了翻那组照片,也不知是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只觉得自己家小孩就是天生丽质怎么看怎么好看,就随便穿个破棉袄看着都那么有范儿。

韩竟欣赏了半天,才给孙维回了一句:“有我的那张删掉。其他等颁奖典礼之后发吧。”

这种照片最讲究一个语境。单看一件破棉袄,即便是穿在富二代身上也不会有什么可看的。如果能先让观众了解夏炎所拍的农村题材,再放出这几张穿军大衣的照片,则可能会收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前提是,夏炎这次得拿奖才行。

至于到底能不能拿奖,说实话韩竟也没底,心里又期待又害怕,简直比他自己拿奖那时还要紧张。

夏炎从见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写不完了写不完了”,也不知到底是在跟韩竟周礼说,还是跟他自己自言自语。他一进屋就打开电脑开始飞快地打字,时不时停下来翻翻书咬两下嘴唇,一副几乎要被论文逼疯的架势。至于当天晚上自己电影的展映,当然是没时间去的。

韩竟临出门还又问了夏炎一句。夏炎没说话,打字的双手停了下来,两眼直直盯着屏幕。韩竟站在他背后,分明就看到夏炎手臂一直在不停发抖。

嘴上说是不需要别人来证明,可无论怎么说,夏炎都还只是个大四的学生。第一次导戏就能入围这种大奖,说他不紧张根本是不可能的。不去展映现场,大概除了忙论文以外,也有这个因素,不敢去看观众的反响究竟怎么样,不敢看到有人说不好,所以才想一时逃避。

韩竟把手放在他肩膀上,又默默陪了他一会,只说了一句:“放心吧。”

展映也是韩竟第一次看到《父亲》这部片子。之前除了在夏炎送他的短片里看过一些片花以外,连正式的预告片都没看过一个——夏炎好像也根本没剪过预告片这种东西。放映厅里的灯光黑下去的时候,韩竟只觉得有种奇妙的感觉从心底涌上来,仿佛终于实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愿望那般,无比轻松的慢慢舒了一口气。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夏炎所导的电影。

虽然两生浸淫电影,对于镜头语言到底怎么运用,有哪些套路和风格,韩竟其实研究得并不多。他本来就不是科班出身,对于“演而优则导”这种事也不是那么认同。演戏和导戏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才能,坦率地讲,他自己也清楚,就算戏演得再好,导演的才能在他身上也是没有的。

比如现在,要让他去把夏炎那些镜头一个个掰开来,分析哪个好哪个不好这么安排是为了做什么实现什么效果,那他真心做不到。让他去看电影,跟大多数观众也没什么区别,就是外行看个热闹,看不出有什么门道。

然而拍电影的人,他却太熟悉了。从头到尾,韩竟都可以从那镜头里看到夏炎的影子。他的观察事情的角度,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他这个人作为导演的存在本身,都能从他的电影里,极其直观地展现出来。

这部电影,讲故事的视角太冷静了。甚至可以说,不是冷静,就是冷。

正因为冷,才能无比犀利地切中要害,将最震撼的效果直接送到观众心里。电影的故事本来就冷,而这种冷静到了极点不带丝毫同情的展现方式,又将这种冷推到了极致,让人不寒而栗。

韩竟无法想象,这竟是夏炎拍出来的作品,一个还没满20岁的学生,能够对镜头这样熟悉,把镜头运用到这种程度。

可是同时他又觉得,似乎只有夏炎,只有那个眼中的世界满是荆棘的孩子,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放映结束的时候,放映室里很长一段时间,仍没有一个人说话。

灯光再次亮起来,韩竟拿手机拍了一张放映室的照片。给夏炎传过去,只附了一句:“加油!”

————————

柏林电影节时间是2月5号到15号,正好赶上春节。去年春节夏炎许愿,还说希望新一年的春节在夏家本家过,这会儿别说夏家本家,连自己的小窝都回不去了。

他俩带上周礼一起叫了客房服务。这边只有西餐,怎样也不可能像在中国那样丰盛可口,出门在外也只好将就一下。

一起大吃了一顿就算年饭,仨人开始分别打给家人拜年。韩竟跟陈曦那没什么可说的,说什么也不能忘了早生贵子一胎生俩,弄得陈曦恨不得顺着电话线爬过来削他。

周礼则是打给他爸,打了两次周东越都没有接。他无奈地耸耸肩,改发了一条信息过去。

他是跟没事人似的,夏炎早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恨不得顺着电话爬过去,跟那个周东越好好说道说道。周礼发完短信一抬头就对上夏炎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把他乐得不行,“我自己都没生气,你在这先气上了。”

“……哼!”夏炎当然知道人家事轮不到自己管,可是心里就是过不去,最后还狠狠白了周礼一眼。

等到夏炎打给夏耀荣,那就愉快得多了。父亲接到老幺的拜年电话当然格外开心,跟夏炎聊了好久,还说一家人好不容易过年聚到一起,单单就缺夏炎。果然那头夏霖和夏奕都在,夏霖没多说什么,倒是夏奕还嘱咐他注意好好休息别熬夜。

为了在一起有过年的氛围,仨人打电话都开了免提,夏炎这会说什么,剩下那俩也都听得一清二楚。韩竟听到夏奕的声音就微微皱了皱眉,去看周礼,对方脸色也暗了一下。

年底以来,星耀内部大换血,夏奕也已经被暂停职务,总经理权力由夏霖暂时代为行使。虽说这都是董事会的决议,但这里面是谁针对他,凭夏奕不可能不知道。就是这样,这个人还能够若无其事地回夏家吃年饭,一派其乐融融毫无嫌隙的样子……这底牌到底是藏得有多深?

本以为已经胜券在握,可这么看来,恐怕还是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不过毕竟这是过年,中国人都有过年不谈公事的传统,韩竟跟周礼也只是在心里过了那么一瞬,就把这事暂且放下。夏炎电话打得尤其长,最后还是拉着姐姐说了半天,也学韩竟当起了催婚党,让她早点给自己找个姐夫。

等挂了电话,小孩不知是突发奇想还是蓄谋已久,看着周礼贼兮兮地笑了两下,“师兄,你喜欢我姐吧?”

“咳咳咳咳……”周礼一口香槟差点喷出来,连连摆手,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夏炎继续说道:“你可别否认,我都看得明镜似的。要不要趁现在给我姐打电话表白?正好我再给你说说情。你想,我姐一年到头有几天是不谈工作只谈私事的啊?你不把握这个机会,下次不知道要再等多久喽!”

周礼咳了半天才止住,拿求救似的眼神去看韩竟。韩竟摊摊手,认真说道:“我也觉得这提议挺好,反正横也是一刀竖也是一刀,捡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就表白。”

呃……

周礼哪会不知道,这俩人说得头头是道的,其实就是想看自己笑话。可他对女王那也是真来电。周大少抓了半天头发,最后一咬牙还是把号码拨了出去。

第167章得奖

韩竟跟夏炎一心等着看戏呢,哪知周礼等夏霖一接起来就关了免提,捂着电话跑洗手间说悄悄话去了。夏炎还过去趴在洗手间门上听了半天,回来苦着脸朝韩竟摊了摊手,“这货竟然开了水,啥也没听到。”

俩人等了半个多小时,战完了六局o2lib,才见周礼从洗手间里出来,一脸惆怅做了个投降的手势。夏炎失望得不得了,反倒还要周礼反过来安慰他,揽着他的肩膀拍了好几下。“急什么啊,来日方长,机会还多着呢。”

剩下五天才到颁奖典礼,夏炎被论文压着,只能眼泪汪汪窝在酒店里,没日没夜跟电脑较劲。周礼到这种场合最如鱼得水,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门去,拉关系谈合作,给自己的小工作室拓展人脉。韩竟三天陪着徳劳因和《秘宝奇航》剧组,还有两天,就把柏林的景点大致逛了逛。

他也没找人陪着,全靠自己查攻略自己走。每到一个地方,便拍几张照片给夏炎发过去,因为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照的都是些风景照。

晚上回到酒店,小孩特认真地扑过来,拿着手机指给他看:“你的构图有问题呀,你看这张,左边太空了,这张,重心不稳,还有这张,还有这张——”

夏炎指着手机滔滔不绝地给韩竟讲了半天,不仅有问题还有原理改进方法注意事项,一条一条讲得特清楚,结果一抬头就见韩竟正捂着嘴笑个不停。

“你别笑啊!”夏炎懊恼地说道,“摄影可不是会按快门就行,要注意的事可多了。你记住我说的话,照片照出来绝对比你现在这样好看。”

韩竟认真点头,“记住了,夏老师。”

小孩听他叫自己老师,先是脸猛地一红,随后才想明白韩竟是在戏弄他,就翻了个白眼,把手机往韩竟怀里一扔,扭头又去跟论文较劲了。

他打完一段话又停下来,看着键盘愣了半天,才轻声说道:“……要是我能跟你一起去就好了。”

韩竟笑着走过去,搂过夏炎在他发顶轻吻了一下。“学业要紧,下次一起去吧。以后我所有的照片,都留给你来照。”

情人节正是颁奖典礼前夜。夏炎赶论文正忙得要疯,心里又七上八下惦记着评审的结果,也没什么心情约会。俩人于是约定等到回了帝都交完初稿再补上,立约的凭证是一个昏天黑地的长吻。

这种影展一般最晚到倒数第二天夜里评审结果就已经出来了,多数时候得奖者都能有渠道提前知道结果。周礼早安排好了眼线,于是情人节的晚上仨人又坐到一起等着。

这回跟过年那天不一样,仨人都紧张得要命,全都往那一坐一言不发。整个屋子里静极了,只听夏炎不停敲键盘的声音。小孩打字虽然快,可怎么也耐不住心里乱,总是写一大段回头看看,又不满意全部删掉,磨了半个晚上只写出来将将150个字。

特么这哪是情人节啊……仨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这么想着。

“不行不行,这也太闷了,简直能把人憋死——”周礼用手对着脸扇了扇风,把领带往下扯了扯,“我说韩竟,夏炎,来来咱来打打扑克,打打扑克,反正坐这干等着也没事,还容易胡思乱想是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