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薄荷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薄荷瘾 第61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说到底, 饶是生活在国外, 他们也是刻板的中式家庭,刻板的父母。

上一段失败的婚姻,让他们把那些热情和偏执的宠爱都倾注于他这个“来之不易的爱的结晶”身上。

他们不允许他吃一丝一毫的苦,包括不仅限于, 哪怕知道他喜欢架子鼓, 早早送他跟着加州当地最好的老师学习,却丝毫不忍心他整日关在鼓房, 到点就来接他下课, 不允许他带鼓棒回家。

他们会跟老师商量上课的时间不可以超过一个半小时, 这是劳逸结合最标准科学的时间,不可以有课外任务, 他还要读少年数学班, 连儿童架子鼓比赛都不会为他报名去参加。

父母始终认为, 音乐呢, 只是一种开发智商的兴趣, 并不指望他在此达成多么高的造诣, 也不在意他是否对此真的拥有这样的天赋。照他们的话所说, 他们家没有带着这种天赋的基因。

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认知中, 为他规划好的人生就是尽早回国读书, 按部就班,稳稳当当地过完一生,要么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牙医,或是像母亲一样成为一位经济学者。

前者治病救人,后者关心世界的变化,这才是最实在的事情,也是不需要花多大代价就可以达到的目标。

成为音乐家什么的,太过虚无缥缈了。

父母还会常常对着儿童溺水身亡的社会新闻啧啧感叹,这些孩子的父母真是不称职,十月怀胎,在爱中诞生的生命,就那么被洪流卷走了。

所以在加州的最后一个夏天,父母带着他去郊区度假,连屋后游泳池的池水都让人抽干了。就怕他们不在家,年仅七岁的他掉进去会出点什么意外,连打扫别墅的人都说,他的父母实在是太夸张了。

那时那条街上,也住着一户华人。

说是邻居,实则他们之间的距离有小半个街区,这个世界上,特别有钱的人和一般有钱的人家,还是有点区别的。

从那座明显是请了设计师,精心打造过的瞰景别墅的玻璃外墙,巨大的花园,还有一望无际的游泳池,就能看出一二。

虽然那栋漂亮的房子最后几乎被一把火烧成了黑漆漆的废墟。

怀野却仍记忆犹新。

那座房子里,最让怀野印象深刻的,不是盛满水的游泳池,也不是精致肃穆如博物馆的巨大房屋。

而是几乎每天,那里都会飘出无休无止的乐声。

从早到晚。

像是永远不会被磨坏走针的留声机,永远不会卡带的随声听,像是一场背靠森林,坐落于街道边,与自然一齐孕育而生的天然音乐会,大提琴、小提琴、还有钢琴的旋律,不舍昼夜地在空气中缠绵,交织,像是天边的云一样,源源不断。

——那时年纪尚且很小,只接触过架子鼓的怀野,也不知道自己如何能把其中的乐器辨识得这么清楚。

他只能在睡前盯着漆黑一片的天花板,用空荡荡的双手模拟打鼓,白天被父母按在桌前看枯燥无味的益智读本,做开发大脑的无聊数学题,然而,居然有人可以一整天都可以和音乐作伴!

这让他感到十分羡慕。

他终于有了机会。

那天父母要去拜访当地的朋友,他半夜小心翼翼地冲了个冷水澡,踢开被子打开窗户,还有阁楼的通风口,晾了一整夜的凉风,第二天还把脑门儿贴在晒得发烫的玻璃许久,从起床开始就撕心裂肺地假装咳嗽。

父母终于千叮咛、万嘱咐地出了门,他也偷偷地从屋后摸了出去。

那半条街道很长、很长。

追着从身前身后掠过的闷热夏风,邻居烤披萨的香气,四周飞舞着绿色的蜻蜓,路边如野草一般疯长的薄荷树的清苦味道,当地少年们踩着滑板四处飞越的身影,花园里喷水器溅射而出的五颜六色的彩虹。

他跟着那缠缠绵绵,莹莹绕绕在耳边数日的乐声,几乎一刻不得停歇,终于跑到那栋庞然大物一般巨大的房子前,踩住台阶,高高攀上了栏杆儿,望了进去,终于得偿如愿。

说那里如宫殿也不为过。

一望无际的游泳池,纷香馥郁的大花园,洁白的罗马廊柱,足有二层楼那么高的透明落地窗。

轻纱浮动,绵长动听的乐声仿佛天籁,端坐于房中练习大提琴的少女的皮肤,在阳光下,如白玉般剔透。

她看起来比他大四五岁模样,却已经成了音乐最忠诚虔诚的信徒。

一袭白裙一尘不染,棕黑色的发垂至腰间,深邃的眉眼有几分混血的味道,混合着亚洲人五官轮廓的柔和,漂亮的好似不该出现在这人间。

少女的脑袋微微倾向怀中的大提琴,眼睫微垂,纤细的手腕儿带动琴弓翩跹,就能演奏出这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怀野一时都忘记了。

自己到底是来听音乐,还是来看她的。

她那天显然也独自在家,守着四处空荡荡的琴房,沉浸到连菲佣送来的果盘都不曾碰过。

可当她注意到高高攀着栏杆儿,在外面偷看的他,抬眸朝他看过来时,他从她的眼底,看到的却不是他想象中的沉醉与入迷。

是望不到底的寂寥。

空洞的寂寥。

假装享受的寂寥。

怀野那时尚且不能准确描述从她脸上看到的情绪。

但后来回国,从课本上学到了这个词时,第一时间浮现而出的,就是那日第一眼见到她的情景。

当时她看到他,还愣了一愣,接着音乐停下,她就从琴凳站了起来,施施然地从屋子里走出来。

他知道她也许会赶走他,但他已经做好了绝不会如她所愿的打算。

甚至,他想像同父母讲条件那样,看十页科学读本就允许他打半小时的鼓,他也准备同她说,如果她放他进去看看,他可以用其他东西和她交换——虽然他那时还没想好要用什么来讨她的欢心。

少女是会说中文的,也许她也听说过每到夏天,附近就会有一些在美华人来这边度假。

她不等他开口,便用一种疏淡的语气,没什么情绪地对他说:

“你可以进来看的。”

她好像早已习惯了被人像欣赏艺术品那般,从上到下、从头到尾地打量、观看,也许来这边像隔岸观火一般看她的人不止他一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