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宫小食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6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一人分作两角,将这一段戏唱给他听。

“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啊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①

听完,朱祐樘越想越觉这段戏好:“我从此不敢看观音。这词倒写得很有意思。倒是可以叫阿丑他们试着演一演,想来老娘娘们也喜欢看。”

好是好,只可惜张羡龄就记得这两句。

张羡龄心想,或许她可以去找永康公主,让她帮忙写一个全本出来。不晓得明天出宫会不会经过公主府。

还是算了,惊动的人越少越好,等下回永康公主进宫再说。

想到明日可以出宫看看,张羡龄就激动地睡不着觉。

她穿来大明这么些年,对于宫外世界的认知,只有原主留下的记忆。

不知今时今日的京城,是何等面貌?

作者有话要说:①出自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很美的唱词

第93章

东方未明,紫禁城的城门缓缓开启,两辆运玉泉山水的马车从宫门底下过,车轮碾在青石砖上,有细碎的声响。

给宫中运水的车是日日都来的,每日清晨送水来,而后照例将空车拉回去。

只是这一次,原本应该空了的水车上却坐着张羡龄与朱祐樘。

张羡龄一身书生打扮,坐在车内,光线很暗,只听见车外巡逻侍卫来回走的脚步声。

她的心跳跳得格外快,与初中时逃掉补习班课程一般忐忑不安。

万一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给人瞧见帝后坐在水车上出宫,成何体统?周老娘娘那里估计会把她招过去唠唠叨叨半日,前朝那些大臣也会如唐僧一般的碎碎念……

张羡龄越想越头昏脑涨,扭过头去看朱祐樘。

天色暗,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却感觉到他手掌心的温度。也许是察觉到了张羡龄的慌张,朱祐樘将她的手握得很紧。

无声无息,张羡龄却觉得稍稍心安。

过关的时候,水车晃了晃,停住。外头响起一个侍卫的声音:“牙牌拿来看看。”

押送水车的内侍递上牙牌:“这时候了,你们等会儿也该用早膳了罢?”

“快了,等会儿会有送饭的来。”

闲聊了几句,侍卫照例想要掀开车帘看看,还没来得及动,忽然见乾清宫管事牌子李广朝宫门走过来。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