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逃犯手记之列国群芳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5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逃犯手记之列国群芳谱作者:洛汉

第25章

“噢,对对,叫保定,好像是一个古城呢,听说当年的保定陆军学校就在那里,”谢金耶夫拍着脑门说道,“不行啦,上了年纪这记性就是不好了。”

“哦,难道中俄两国的军方还经常互访吗?”范海冬问道。

“啊,是的,毕竟是两个相邻的超级大国,军方的互访是必要的,尤其是近几年来,这种互访每年基本上都有几次,只不过是秘密进行的罢了。”谢金耶夫从口袋里抽出一棵雪茄说道。

“来,将军,抽我的。”看到谢金耶夫掏出雪茄,范海冬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镶金的长盒,递过去说道,“人家送我的,我还没有打开呢,就送给将军吧。”

“呵,还是你们这些商人有钱,经典lber,好东西呀。”谢金耶夫也不客气,接过去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这个人没有别的嗜好,就是雪茄、伏特加这两样东西离不开。”

范海冬笑了笑,没说什么,这一盒十支装的‘经典lber’可是他用了五千第十九章中俄军事漫谈

谢金耶夫单指敲了敲手中的雪茄,考虑了一下说道:“实话说,中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恐怕是世所公认的。不论是‘新锐歼十’型战斗机的推出,还是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面世,甚至于刚刚成功的‘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都能说明这一点。”

谢金诺夫这些话,让同为炎黄子孙的范海冬,感到一阵儿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但是他也知道,谢金诺夫的话肯定没说完,先褒后贬的评价方式,是俄罗斯人的讲话习惯。

“但是,”谢金诺夫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毕竟中国的军事现代步伐起步较晚,而且由于有了国策基准的限制,对军事科研的投资实在有限,纵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然达不到标准。当然,我说的这个标准,是以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相比较而言的。”

“将军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范海冬往前凑了凑身子,问道。

“我打个比方,”谢金诺夫点头说道,“就拿海军来说。你们中国临海面积广大,尽是海岸线就长达3.2万公里,与领土有同等法律地位的领海面积,就有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如此广阔的海域,必然要求有一支规模庞大、装备先进的现代化‘蓝水’海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远水海军去守卫。而目前中国海军所拥有的东海、北海、南海三支舰队,只能称得上是一支具有作战能力的‘绿水’海军,由于不具备远水作战的能力,在作用上,他们仅仅能够起到巡逻、和防御的作用,至于说道战略威慑和战略进攻,恐怕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面对美国人进攻的时候,没有大型的航空母舰最为移动的海上战略基地,中国海军恐怕只能依托岸上的陆军以及空军的支援,才能够完成防御任务。但是那样一来,也就意味着被动挨打,也就意味着敌人可以随时把战火烧到你们的国土之上,这与现代战争中所极力标榜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方针大相径庭。从以往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来看,被动消极的防御战术,是最不可取的。”

“那也不一定吧,我们不是还有中、远程导弹吗?那应该可以给敌人的海上船舰造成打击的吧?”范海冬说道。

“中、远程导弹?”谢金耶夫笑了笑说道,“你以为那种射程远,打击精度高的东西是子弹吗?你想用就能?而且如今美国人的导弹防御系统非常有效,你要想真正的命中目标,除非采用那种造价更加昂贵的多弹头制导导弹,就像你们中国的‘东风21’,这种射程1800公里的中程导弹的确能够给对方带来损失,但是它的数量实在有限,我觉得中国方面恐怕没有足够数量的这种导弹,来应付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吧?”

“那潜艇呢?我们中国可是有不少的核潜艇,比如将军刚才所说的094型新式核潜艇,它应该能够对敌人的海面作战部队构成威胁吧?”范海冬想了想说道。

“核潜艇?”谢金耶夫抽了一口雪茄说道,“我想范先生恐怕对核潜艇的真正作用不太了解吧。其实中国和我们大量开发核潜艇的目的是相同的,在现代战争中,一艘性能良好、威力巨大的核潜艇,的确拥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却并不是主要体现在战场上,而是体现在威慑力上。它的存在,就等于是告诉敌人,我们拥有第二次核打击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复性核打击能力’。拿我们俄罗斯来说,即使是美国人把我们的国土完全炸平,只要我们的核潜艇还在海下巡游,那我们就能对他们实施报复性的核打击,并在两个小时之内,把整个美国领土变成一块黑面包。这种威慑性的作用在于,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那也可以呀,只要我们国家有核潜艇的存在,不管是美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总也要考虑到面临核打击报复的危险,而不敢轻举妄动吧?”范海冬吐了口气说道。

“中国的二次核打击?怎么可能。在我看来,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二次核打击的能力。”谢金耶夫摇了摇头说道。

“这话怎么说?”范海冬讶然道。

“陆地上的不用说,在如今的军事卫星观察下,不管是移动的还是地下的导弹发射基地,都无法躲过敌人的眼睛,除非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或者是拥有足够的防空力量,而中国一向主张不首先使用武力,同时空防能力有不是多么的强大,所以那些军事设施只能算是靶子。”谢金耶夫说道,“至于海下的核潜艇,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目前的军事科技条件下,水下八百米纵深的地区,都在军事卫星的监控范围内。在这种条件,一旦敌人突破了你的军事海线,你的潜艇将会面临着敌人深水集束炸弹的狂轰滥炸。自保尚且不能,还谈什么报复性打击。”

“可是据我所知,094型核潜艇就可以下潜到水下千米的地方作战,不是吗?”范海冬说道。

“哈哈,你说得不错,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中国近海区域,根本就没有水深超过五百米的海域,你跑到什么地方去下潜一千米呀?如果到远海的话,物资怎么补给?”谢金耶夫笑道。

听谢金耶夫完全而又透彻的分析,范海冬沉默了。虽然他如今已经以一名逃犯的身份,逃离了自己的祖国,而且也加入了俄罗斯的国籍,并且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但是在心底的深处他依旧把自己当作是一名真正的中国人,他随时都能够感受到,自己血脉中那浓浓的中华血液的流动。他如今最希望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洗脱自己的罪名,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一方土地上,即使在那里,他只能过以前那种平淡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在听到一名俄罗斯将领关于自己国家军事的如此分析后,他又怎么能够高兴得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