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4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皇太妃假装苛责:“你看看!本说给他看了他便宽心了吧?可竟然借此要走了?气得我……哎呦!”说罢锤着心口。

秦王赶紧放了茶:“母妃恕罪!”

皇太妃扑哧一笑:“你这个混儿子,不懂孝心的!就劳你陪陪老婆婆我!你皇兄要陪着皇后用了晚膳才回来,到时你自去找他,我不拦你!”又叹了口气,拿了果子点心给秦王妃:“多亏娶了个乖巧的媳妇,比儿子好了百倍。”

秦王妃乖顺的笑了:“熵儿、崆儿做了文章,媳妇陪母妃去看他们。”说罢对秦王做了个眼色。秦王也不得不一笑,想到王妃在京城持家的种种操劳也就将那急躁放下,上前一步扶了皇太妃的手,往内殿暖阁的书房去:“可是要看看,若做的不好,母妃可要入当年罚我一般罚他们。”

皇太妃哈哈的笑了。

陈崆是秦王世子,陈熵是皇长子,陈家的这一辈都还很年轻,后一辈的都是些小娃娃。因为秦王常年留在边关,皇太妃便时常让秦王妃携他进来玩耍。到了读书的年龄,也就和陈熵一处作息了。

“两兄弟好的就跟你们哥几个当年似的。”皇太妃心满意足的说:“看到孙儿一辈,倒也是知足了。”

暖阁里头,陈熵和陈崆两兄弟正画着花灯玩儿,这些花灯是宫人特地备好的素胎,专供作戏的。陈崆不过五岁,也渐渐懂得了事情,开始知道思念父亲了。突然看到父亲、母亲、皇祖母都来了,欣喜得忘了穿鞋,扑的跑了过来。

皇太妃搂了小孙孙:“去看看你父王吧。”

秦王抱了儿子在手上:“长大了。”

陈熵要大三岁,恭恭敬敬的过来行礼:“王叔好。”

秦王也抱了陈熵在手上:“读书可好?”

陈熵一一答了,秦王听他言之成理,心中十分高兴:“画了什么灯?”

陈熵画的是一匹马,新近学的画马正巧用上,陈崆看父亲问话,也忙让丫鬟拿了自己的来,却看不出画了个什么。

“喇叭花……”陈崆边说边比划,秦王忍不住一笑,抹了抹他额头上的朱砂。两个孩子难得机会撒娇,都坐在秦王腿上不下来。皇太妃就讲这两个孩子的趣事儿,末了突然叹了口气:“……就差老二家的……”话还没末,觉得失口了,秦王妃见皇太妃面色尴尬,赶紧将话题岔开:“是到用膳的时候了。”

晚膳的时候,陈崆十分得意,满嘴父王父王的叫得欢,陈熵笑嘻嘻的看着他,似乎挺享受。秦王避过那孩童老道的眼神看往别处,只觉得着孩童脱骨于皇兄一般,连那眼神都像极了。

过了晚饭,又玩了一会儿,皇太妃看儿子似乎是坐不住了也就不再相留,挽了秦王妃的手带着两个孩子休息去了。夜色阴沉,秦王回头看了那温柔的一幕一眼,要了外衣,向着黑暗寒冷而去。

陈y近几日很是劳心,正命宫人拿了皇长子的课业来看,准备检阅完毕就提早休息,却听到通报的宦官说秦王求见。陈y虽然也是一年没见过陈宿,但想着这时辰依旧觉得有些怪,遂合了手上的临书,宣秦王觐见。

陈y很白,陈宿很黑,这两个曾经很像的兄弟现在已经面貌迥异了。

“皇兄。”陈宿行了礼。

陈y笑道:“怎么这么晚了还来?难不成是有什么急事?或者母妃欺负你了?”

陈宿脸色依旧僵硬:“皇兄是领愚弟去正德殿,还是,”陈宿指了指屋内的宦官、宫女:“在这里谈?”

陈y被噎的一顿,只好说:“有什么就说吧,西殿那边还有人在忙,咱们过去反而闹腾了。”说罢命屋内的人都退下。

陈宿掏出文件放在身边的小几上:“王将军已经攻下多伦了,皇兄要如何决策下一步?”

陈y饮了一口茶:“皇弟要想说什么?”

“议和。”

“啪!”陈y终于暴怒,猛的将茶杯拍在桌上。

陈宿眉头都没动一下,端坐着看陈y发火。

“一年了!耗费了朝廷多少银两!议和?议什么和?!”

“不议和便要大败,”陈宿的语气中听不出喜乐:“如今玉龙、封义两关守住已经不易,塞外再没有兵力可以支援王将军。而且攻下多伦已经是不易,王将军怕是再经不住后续的折腾。与其放十几万人在塞外耗损殆尽,不如议和回朝。”

“损耗殆尽?”陈y怒火又上来了些:“朕正想问,好好地乌兰察布怎么就失手了??东部战局大乱,究竟谁来负这个责任?!”

“当年定下着计划的时候,和王将军许诺的便是,只要他坚守住乌兰察布一个月,臣必定前来接应。可三个月也没能攻下巴彦塔拉,王将军手下区区十六万人,强占乌兰察布近半年,这已经是奇迹。如今能保全大部队突破妪厥律,攻克多伦,这更是奇迹。回首前二十年,谁人能够在这个防线前捞到过好处?王将军并非要对谁负责,倒是臣该去负荆请罪才是。”

“好好,就不说这个责任。”陈y勉强缓和了神色:“议和,朕要怎么和内阁交代,要怎么和六部交代?”

“胜败乃兵家常事。”陈宿说:“臣去交代,当年议下这个提议便有臣弟一分,战局上没能及时援兵也算是臣弟一分。兵部也罢,内阁也罢,总归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不能如此为难王将军。”

陈宿看陈y脸色不变,却知道他的心开始动摇了。

“更何况不议和不行,这是现摆的难题,若是不议和,谁敢站出来勇挑重担扭转时局?或者看十万余的齐兵耗在塞外?”

“这事情……需要详议……”陈y心烦意乱。

“皇兄,这事情自然要详议,不过那是大臣们的议论,皇兄怕是要在今夜下定决心才好,否则那十余万人,两千高级军官就当是送给草原了吧。”

陈y苦笑一声:“……何至于大半夜来逼我?”

“失了这十余万人,怕是要再过十年我朝才能攒积起这样一支力量,请皇兄慎重。”

陈y知道,若是这个皇弟说如此,怕是真要如此。不似大臣们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他说是这般,多半是这般。王允义的死活自己倒并不在意,只是那十万人确实是帝国的精英,自己苦心经营了五六年,外加上先帝的旧部才到了今天的地步,撒手不要实在是不划算。但如果自己主导议和,这不能不说是自己登帝后的第一件耻辱,不论如今能够怎样粉饰,百年之后也定是个笑柄。

开疆扩土之王,或议和的大笑柄?

陈y看陈宿满面肃然,突然觉得这些武将苦则苦已但终究是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也倒是占尽了便宜!

陈宿自然十分了解陈y此刻的想法,心中只是一片的冰冷。

终于,陈y点了点头。

“另有封义一事,”陈宿又掏出一封文书:“臣要举荐几个人。”

陈y笑道:“还真是没完没了了。”说罢拿了那文书来看。

纸上的许多名字都是封义的将领的,陈y指着许隆山的名字:“真要封爵位么?”陈y对于世袭爵位十分慎重,他不吝啬官位,但是不希望朝中再有世袭一说了。

“十分必要,”陈宿说:“否则封义军心难稳,民心难平。”

“这事情是肯定要再议的。”陈y接着往下看。

陈宿这次没有多说,只是点点头。

看完了纸上的名字,陈y笑道:“怎么不见魏池的名字?我以为他会排在第一个呢。”

“臣愚钝,他这个难题也解不了。”陈宿终于笑了。

“朕本想把他留在兵部,但是这也是不大好的。”

陈宿点头表示认同。

陈y想到那个温文尔雅的少年,觉得他能从战场活着走出来真是件怪事!那天看他倒是变化不大,难不成在做文官?

“魏大人也能打仗……可见这世间没什么不能的。”陈y笑道。

“那日臣去解围封义,看到了城墙上的魏大人,瘫坐在地上,左手持着钢刀,右手还提着两颗人头,不是看到了,真是难以相信。”

陈y一惊。

“封义城城墙都倒了,人心能够不倒,魏大人要居首功。功在其次,他是个人才。”陈宿含笑:“所以,臣不敢妄议此事。”

作者有话要说:群:13619190大家可以欢快的激动的挥舞着皮鞭的讨论剧情,在下常年强势围观。

敲门口令:雅蠛蝶

☆、第八十四章

84【建康七年】

子夜时分,陈宿才走出暖阁,冷风一吹忍不住的一颤。宦官们匆忙招呼着车马前来伺候,陈宿上了软轿,有些疲惫的靠在垫子上:“将帘子升起来。”

宦官们和他不熟,自然不敢妄自揣摩他的意思,老老实实的将帘子升了,大股的风雪席卷了进来。陈宿看到阶梯上站着陈y的贴身侍女――那个名唤慧儿的女子,她笼着手沉默的望向自己的方向,脸上是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神态,安静、谦恭。

这就是熟悉的皇宫,每年都在新修宫殿,但是里面的气息却是恒永不变,纵然是再久不来,也能循到那旧味道。小轿子缓缓地启程,陈宿闭了眼睛,那宫灯却仍旧晃得人心烦。

“要过年了……”不知是哪一宫的小宫女在喧哗,陈宿微微睁了眼睛。

小宦官陪笑道:“新进的宫女,这不是要备着春选了么?都是些不懂事的,叨扰了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陈宿不动声色,略回头张望了一下,却没能认出是哪一处的殿宇。

皇宫外面的民宅里已经有心急的孩童拿了家中备好的炮竹出来玩耍,零星的响声在街角炸响。只是皇宫中依旧是肃穆的模样,这是建康六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年三十了……

陈宿躺在软轿里,想起秦王妃,想起王皇后,鲜亮的人们就这样进了皇家,然后一生一世不得酣畅自然。

……魏池……你呢?

腊月二十九是一夜的大雪,京城的人们开了窗门看到满城的洁白都十分欣喜,勤快的媳妇们准备起年饭来,孩童们穿梭其间,从案上抓了腊货来尝鲜。魏池住的翰林院彻底冷清了,陈虎虽然不是京城的人,但也在京城有着远房的亲戚,一大早就告别了魏池。益清也在前一日告假回家。陈虎想到魏池要一人过年,心中十分不痛快,但是也不好冒然相邀,说了几句客套的话,也就只好走了。魏池笑着塞给他一包东西,陈虎打开看却是六两银子,连喊使不得,魏池不容他推诿,直接赶出门去。

陈虎喊:“魏大人!!我初一一早就回来!”

“好!”魏池回他话。

守门的门子姓赵,也是个孤人,当这个差事二十年来,年年都是一人过。小魏大人考上翰林后,这三年两人就过个伴儿,赵老头本想着今年魏大人是回不来了,正在伤感,没想不但回来了,还在年前,于是喜滋滋的开始准备酒肉。

魏池虽然是个女人,但是这么些年来十足的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儿,灶台上的事情是指望不上的。老赵凑合着能煮熟几个小菜,但是也就是煮熟罢了。老赵提了一吊腊肉出来,正准备去厨房烧水,魏池笑道:“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吴大人把我叫去,连发了这一年的俸禄。呵呵,原本以为这一年就是领兵部的银子了,没想却是双份!不烧水了,我们去吃馆子。”

老赵笑道:“魏大人,你可要攒着媳妇本才好。”

“一顿饭怎么就伤了媳妇本了?”魏池笑嘻嘻的:“更何况还有兵部的补贴银子没去领呢,过年还不兴吃顿好的么?”

翰林院确实太冷清了,老赵不是不想去,却是不敢去,怕掉了魏池的身份,大家熟归熟,但那也是在人后,走到大街上去一处吃饭,恐有不妥。

魏池不容他推辞:“这时候也只有几个大馆子才开门了,还只能中午去吃,再不走可就不行了,走吧!走吧!”

大年三十已经雇不了车,两人穿了外衣步行前往。

穿过翰林院前安静的街,左拐就是国子监,监生倒还剩几个,不是十分纨绔的就是连路费都凑不上的穷学生,魏池往门口扫了一眼,老赵笑道:“连看门的都跑了,今夜里够这几个学生闹的。”魏池也笑了。

京城繁华的街道不少,离得最近的是浣花路,上头有家馆子名叫‘四德庄’,做鸡做得好,酒也不差,仗着装潢好、招牌老,银子收得狠些。魏池以往常来这里吃酥皮鸡,和老板算是面熟。今天是年三十,大堂里一个人都没有,小伙计接了魏池和老赵的外衣,老板迎上来打招呼:“魏大人!可见这就是缘分!我正说一个人都没有怎么就不敢关门,看来是在等您啊。”

魏池寒暄了几句,选了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今天倒是自在,任坐哪儿都成,来一只酥皮鸡,一碟松鼠鱼,有好的过江兔子也来一只,那个南瓜粥还有么?弄烫些最后上,时令的冷盘就您看着配吧。”

老赵没来过这里,略有点拘谨,特别是那伙计看了他几眼,更觉得有点不自在。魏池看菜上来齐备了,说:“张老板去忙吧,大过年的耽搁你倒是让人过意不去了。”

张老板含笑推辞了几番,拖了那伙计下了楼。

小伙计伸了伸舌头:“好个魏大人,请个贫民老头子吃饭。”

张老板恨了他一眼:“你倒好,你又是个什么身份,横竖还让你议论上了不成?还不快去干活??”

伙计捞了个没脸儿,嘿嘿的笑着躲了。

魏池就着这暖酒喝了一口,顿时觉得暖和了起来,又给老赵也斟了一杯,老赵谢了:“魏大人,你真是太客气了。”

两人三杯酒下肚,正要动筷,突然听到楼下的狗汪汪汪的吠了起来。只见是个锦衣的少年正捉了个小儿呵斥,那小孩子也不知为何冲撞了他,此刻正被提了领子,可怜巴巴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