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晔点了点头,那府里太过怎么说呢,乱了点,女孩子们去他还真不放心,不是担心哪些女孩子吃亏,是担心她们一怒之下放把火把贾家给烧了,那他怎么跟女娲娘娘交待。孔雀去正好,这小子脑子打的滑,又爱胡闹,好好收拾一下那位精神挺不错的老太婆,免得她一天到晚净出幺蛾子,弄的鸡犬不宁的。这不,因为她,自己这俩天已经出关两次了,看来自己要想突破,只有等到这位老太太驾鹤归西以后了。
……
贾母也够悲催的,现在不止王夫人盼着她死,连林晔这个素未谋面的人也盼着她快点儿死。就因为她精神太好了,太能闹腾了。
贾母回到房中,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太妃这个老狐狸,就想盘自己的底,她自己却滴水不漏,哪儿有那么好的事?既然你聪明,那你就去慢慢猜吧。可惜因为林家那小子的关系,玉儿不能入宫,元春哪里却是难为。唉,若玉儿此事能成,自是大好,可太妃的态度,贾母不由的迟疑起来,有些举棋不定。
对贾母而言,这多好啊,一举双得,即给黛玉找了门好亲事,便是这门亲事不谐,但重要的是,林贾俩家的关系却就此修复了。她觉得此计大妙,林家不可能拒绝,上哪儿找条件这么好的夫家,黛玉一嫁去就是王妃,王妃啊,贾家除了元春,还有谁比得上她。唉,元春的要求是无法了,黛玉有个如此身份的哥哥,根本就不会让他妹妹进宫去受委屈,再说,一旦与林家修复了关系,还可以拿到恢复生育的仙丹,而有了身为南安王妃的黛玉的襄助,再加上林家的哥儿帮忙的话,元春的事也会有转机的。而自己也不再因为王夫人之事,老是觉得对玉儿心中有愧,日后便是见了贾敏与林海总算也有个交待了。如此一来,岂非是四角俱全,皆大欢喜。
孔雀的办事效率可不是盖的,贾母还没落府,他已将老太太去南安王府为黛玉提亲的事散了出去。
于是,贾家热闹了。
大太太在这条消息在无数人的嘴里传了n遍之后,终于听到了如下这个版本:宝玉终于醒了,老太太出重手惩治了袭人,那个袭人真不要脸,居然趁着宝二爷人事不醒的时候勾引二爷,居然怀了孩子,还想要挟老太太,想挟子上位,结果被老太太臭骂了一顿,把脸都丢光了。然后老太太去了南安王府,想求太妃去林家提亲,将林姑娘嫁给宝二爷,以后林姑娘就是宝二奶奶了。
邢夫人一听就火了,宝玉才多大,林丫头才多大,用得着这么急嘛,居然还找上了南安太妃。人家林家现在看不看得上你还不知道呢?你当别人没脑子啊,二太太将林丫头害得那么惨,人家哥哥还会让自己的妹妹在二太太面前立规矩,要我也不会答应。再说了,宝玉那儿还有贵妃娘娘赐婚的旨意呢,皇上的‘天作之合’的金匾还挂供在祠堂里呢,老太太你就想跟皇上顶着干。老太太你也实在是太偏心了,现在要操心的该是我们迎丫头,她现在被人退了婚,年纪又不能再拖了,再不嫁那就是老姑娘了,这你让我以后怎么见人啊。老太太,你应该找南安太妃去压压那孙家才对,好歹那也是个王爷,孙家也得低头不是,让他们收回成命,依然维持前面的婚约才是。而不是去操心林丫头与宝玉的事,我们二丫头再不嫁,以后都没人要了。
孔雀一脸黑线的站在屋顶上,天啊,他太高估这些人的耳朵了,但同时他又太低估这些人的智力了,她们到底怎么把这两条风马牛不相关的消息揉和到一堆去了,连自己这个谣言发布人都没有想到,这句话到最后会被传成这个样子。想了想贺兰大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脸色,孔雀不由的脖子一缩,打了个冷战。算了,这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还是留给敖润大哥他们去处理吧。自己还是留在这里看自己一手导演出来的好戏吧,他挺想看贾家这个老不死的被气得跳脚的样子。
贾母正想得舒服,便听见外面丫头们一阵喧哗,不由的皱眉:“鸳鸯,怎么回事?”旁边正在给贾母捏肩膀的鸳鸯忙停下手,出去看是怎么一回事。
邢夫人早就搬进了荣禧堂,离贾母这边挺近的,几步路就过来了,一见鸳鸯出来,不觉有气,当年贾赦肖想鸳鸯,企图纳了鸳鸯做妾,结果反被鸳鸯耍了一道,他们大房与鸳鸯之间的梁子颇深,当即冷笑道:“鸳鸯,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要见老太太你也敢挡?”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