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短命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武松单人马就上路了,风餐露宿半个月到了京城,两眼抹黑,竟然不知道到哪里去寻哥哥,找了家旅店住下,日日在街上瞎逛,东京城那般大,找个人岂是那么容易的。

武松也找人问过,他们都没听过武大郎这个人,武松在京城荒废了半个月时光,银子也花了个光,只得无功而返。

武松为此事唏嘘好久,那林如意点拨他去问问知县,兴许能知道何方下落。

武松不喜知县,但为了哥哥还是去了。

知县直关注着何方,自然知道,见武松来了,热情相迎,提起何方,他副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把武松气得够呛。

何方现在专门给皇帝炼丹,又因他善蹴鞠,很得皇帝喜爱,每日带在身边,皇帝嫌武大郎这个名字不雅,赐名武玺,以示珍宝之意,还恩赐了个府邸给他。

不知道哥哥情况如何时,武松每日都想着去京城找他,如今知道哥哥过得很好,他反倒没有了去找他的迫切心思。

又是年寒暑过去,武松当了爹,去东京城的念头淡了,何方的家书也由个月封到后来半年封,信上永远只有那四个字:安好,勿念!武松对家书的期盼也越来越淡,他把的精力放在武馆上,上门学武的弟子队伍愈加壮大。

武松不再是那个整日牵挂哥哥的弟弟,他变得成熟起来,有了家庭观念,有了事业心,他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责任,知道要克制自己的脾气,不再喝酒就闹事耍性子,他懂得了怎样维系个家庭,他敬重自己的妻子,将她看作平等的人去对待,他宠爱自己的儿子,却并不溺爱,他孝敬岳父岳母,将他们视作亲生父母。

三年后,当武松第二个孩子出生的那年,何方回来了,以郡王的身份荣归故里,这是大宋自开国以来,第二个异姓王,以阳谷县为中心,连同其周围的几个县并成个郡,称为双虎城,作为何方的封地。

何方身黑色锦袍,上锈金色龙爪,头戴金冠,这个小地方没见过郡王这等尊贵身份的人,路两旁跪满百姓,众人颤颤巍巍不敢抬头。

三刀被何方任命为双虎城太守,掌管城内大小事宜,原阳谷县知县被免去官职,永不录用。

何方故地重游,回到家中,得了消息的武松家人出门相迎,见到何方,众人作势要跪。

何方上前托住要拜的武松,武松却执意要跪,“武松是跪哥哥,不是跪郡王。”

何方这才松手,待武松跪完,何方双手扶起他,“好兄弟,又壮实许。”

“这两个就是我侄子吗?”何方抱起其中个,低头又去看被林如意包在襁褓里的婴孩。

何方在家里过了个年,白天陪武松家人,晚上在卧房里和自己的幕僚商量双虎城的政事,何方的总方针是建城,搞好内政,二是网罗天下人才,何方熟读过水浒传,知道哪些人可堪重用。

何方待到正月十五就得回京,皇帝只给他放了个年假,明明有了封地,但皇帝不让他久留,这皇帝越来越依赖何方,这不是个好兆头,朝中大臣们都有这个共识,但谁敢提出来,不仅是皇帝看重何方,连蔡太师、高太尉都与何方来往密切,朝中三大巨头都在何方这边,谁敢说何方个不好来?

这三人日日被何方用丹药养着,可离不了何方,他们就怕何方有了封地就不回来了,可不给封赏吧,何方不肯炼丹可怎么办?还是乖乖听这祖宗的话,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当菩萨样地供着。

又过了三年,双虎城势力扩张到两个郡的范围,百姓逾百万,拥兵二十万,帐下能人异士二三十人,何方见时机成熟不愿从封地返回宫中,皇帝三道金牌诏令命他回京,何方弃之不顾。

皇帝怒之下发兵捉拿何方,却不知何方这几年早已成了气候,征讨的十万大军久攻不下,反倒吃了败仗,皇帝盛怒之下尸横遍野,寒了臣子的心,也彻底失去了民心。

何方的反抗另皇帝寝食难安,夜不成寐,他提笔写下封密函,派人加急送往双虎城,密函又辗转送到何方手上。

信上写道:你若想要这天下,我给你便是,我只问你句,你对我可曾有过真心?

何方看着密函长叹声,自古帝王都自称孤家寡人,却仍是妄想有个真心对待他的朋友,想起这几年的朝夕相伴,何方提笔回道:我无意抢你天下,只求自保,你若是哪天不愿做皇帝,就来双虎城,咱们还像从前样踢蹴鞠打马球,喝酒赏月逛窑子。

信原封不动到了皇帝手上,皇帝第二日就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长子,第二道圣旨是封何方为亲王,赐国姓,名赵玺,这道圣旨引起朝野上下片哗然。

之后皇帝便没了踪影,有传闻皇帝是暴毙而亡,有传言皇帝为告慰枉死的将士,去寺庙剃发修行为自己赎罪,也有传言皇帝常年服用仙丹,已经脱离凡胎,做了神仙,总之众说纷纭始终没有定论。

第十一章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