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学大师在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节阅读_7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白亦容有些讶异,他居然识得自己?如果没记错的话,每次他进宫出宫遇到其他朝臣的时候,哪个不是对自己吹胡子瞪眼睛的,要么就是视而不见,要么就是一脸鄙视,唯有这个男人这么客气地喊自己白大人。

“您是?”白亦容还真不认识这人。

对方微微一笑:“在下蔡清史,现任侍卫统领。”

白亦容哦了一声,打量了这人一番。只见他剑眉星眼的,看上去二十岁出头,一派浩然正气,犹如一个仗剑江湖的游侠儿。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了。”蔡清史跟他客气地告别。

白亦容点点头,转身就走了。

这个蔡清史,有点意思。

皇上又下令了,鼓励流民垦山开荒,开辟农田。如果家里穷得没办法的,官府可以补贴牛价和籽粒银两。且农田开辟登记后三年之后,才开始税收。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许多流民因此定居下来,抢劫偷盗等罪行也因此少了许多。

最近,白亦容是忙成狗了,整天去查看那些开荒的人。

坐在马车上,隐约可以看到了山林间,一股股浓烟涌向了天际,那是刀耕火种的标志。

这个时代的植被覆盖率高得吓死人,由于保护得很好,所以折腾起来也特别麻烦。除草和砍树就要花费很大一番功夫,接下来便是施基肥。

由于天气缘故,南北方土壤ph值不同。南方常有暴雨,所以土壤多酸性,多用草木灰和石灰。而北方干旱,所以土壤多碱性,施肥多是用有机肥和绿肥。

为了不让地力尽失,白亦容还特别给这些人讲了施肥的重要性。就这样,连续跑了几天,京郊附近又开垦了几百亩田地。皇上很是高兴,这意味着三年后,他的国库又要多一笔银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