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空怀宝山,无法得用,眼睁睁看着那等庸人在胡搞,实在又看不过眼。
她心中琢磨了片刻,也渐渐醒过神来。
此时不能管,将来也不能管吗?
等五哥下场得了官,一甲之中,通判一府是定数的,只要能通判一府,以他之能,在那一处好生做上一年半载的官,便能有几分底气说话。届时将规矩应用一州,或是先一县再一州,有了先例,再以实效成之以文,以实证之,上书朝中,若是能得广以推行更好,若是不能,再等上几年,或是十几几十年,五哥总有出头的那一日。
位子越高,说话的分量便越大,能做的事情也越多,其时再来推行,也不算自己冷眼旁观了。
此时力小,来做小事,将来力大,再行大事,若是因着此时力小,便不做小事,将来力大,又如何能将大事做成?
只当是为了不辜负了良心也好。
打定了主意,季清菱便坐定下来,扯过白纸一心一意回忆起上一世季父的那一份规法。
因时间隔得久了,东西又太过繁杂,她又只在草构时同成文后看过一回,此时再行想来,便有些记不太清。
坐在桌边,季清菱提起笔来把能想起来的都一一写了,却只记得几个大点。其后一连三四天,她都在写那一份规法,然而始终有许多地方有缺漏,更有未必符合此时景况的,少不得一一想当然改了,再以笔圈红,待得顾延章回来,考过发解试之后,再行修订。
再往后,便要到得任上,根据当地实情,再做细细察考,补充。
毕竟后世再好的东西,拿到今日,如果全盘照搬,也未必能有将来的效用,到底无论是世情或是州府构架、职责分布,都全然不同了。
好在只要框架定下来,思路没有大碍,其余内容再慢慢往里加,便不会有太大影响。
这日午歇过后,季清菱爬将起来,提笔斟酌按着如今大晋的人力,是该每坊巷三百步设一军巡铺屋,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在大节之时以三倍人力而复之,还是五倍人力,若是如此行之,排布同花费上,又会否有影响。
她对大晋的州城府
分段阅读_第 29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