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回档作者:庚不让
第五卷花动一山春色第228章钱多好啊,要脸干啥...
前奏响起……
沈馥闭上眼睛,握着麦克架,身体跟着节奏轻轻律动。
边学道听来很熟悉的曲子,在其他人耳中,新鲜而妖异。
没有人想象得到,同个演唱者,前首狂野到爆,后首另类到妖。
沈馥刚唱进副歌,动力火车两个人相视眼,看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个乐队定要带去北京。
坐在边学道身边的夏挺觉得很有意思。
现在台上唱的这首歌,听第段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第二段时,当听者进入歌曲的旋律后,身体会不自觉地跟着轻轻摇摆。
夏挺是那种自控力比较强的人,还是摇摆了好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在摇摆。
让他郁闷的是,身旁的边学道听得很专注,但身体坐的极稳,纹丝不动。
这人张罗来听演唱会,这么好听的歌居然不能带动他,难道是个音乐盲?
演唱会现场,报纸、网、电视台,共来了7家媒体。
开场之前,娱乐记者加上摄影记者,2人在舞台下方的采访区来回走动
组织方很隐蔽地把记者们喊到后台个地方,出来时,记者们人手里拎着个小纸袋。
看到这幕,边学道会心地笑了。
这是记者这个职业的隐性福利之。
可惜的是,再早十年,人家给的东西比现在值钱得,再往后推十年,记者基本什么也捞不着了。
“样是塞红包,给记者的红包越来越少,给医生的红包越来越。”
这句话不是边学道说的,是前世次跟报社同事吃饭,个于记者的同事说的。
记者同事喝了口啤酒,接着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家摇头。
记者同事说:“因为要脸的人越来越少,要命的人越来越。”
另个同事说:“你这话不对,准确说是认可花钱买命,不认可花钱买面子。”
直跟边学道关系不错的编辑宋明说:“这还用说吗?钱好啊,要脸于啥?”
7家媒体中,6家媒体的人在演唱会开始3分钟后就都撤了。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演唱会是晚上7点开始的。
记者们回到报社最早也得b点了。
他们还得写稿。
写完稿要部门主任审核。
主任审完才能交给夜班编辑上。
等上了,当晚值班总编还要看遍。
他们回去晚了,报社要有批人等他们,左催右催的,很难受。
所以,看了个开场,拿到了组织方的歌单,就可以回去编新闻了。
没走的家媒体,是个网。
相比传统媒体,他们灵活,也少了很条条框框,加上网从业者都比较年轻,本身就想听演唱会,所以直坚持到最后。
然后,他们收获了其他6家媒体没看到的东西。
这家网的记者看到了什么?
他在现场的感觉跟其他观众的感觉是致的,第三支登台的本地乐队,实力流,引爆了演唱会现场,掀起波大**。
记者赶快掏出纸袋里的歌单,找出这支乐队的名字——
学道之人。
嗯,很酷的名字。
个与脑海里的草稿截然不同的稿子在记者心头萌生。
网的这个记者很清楚,明天天亮,松江市的媒体肯定会起报道今晚动力火车演唱会的现场盛况,在这个角度写,网记者的功力,跟传统媒体的记者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就不如换个角度,换个切口。
你们主要说动力火车,我主要说学道之人,以及另外两支本地乐队。
作为松江的媒体,关注松江本地的乐队,完全可以接受,并且似乎有市场。
想到最后,记者给自己总结了下,常规武器打不过传统媒体的记者,我就出奇制胜。
甚至连明天新闻的标题记者都想好了——《管他什么音乐?管他们是谁
网络新闻的标题,要的就是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儿。
最后首歌开始之前,动力火车拿着麦克,喊出了三支本地乐队的名字,邀请他们上台跟自己起唱本场演唱会的最后首歌——《再见我的爱人》。
劲爆狂野的音乐响起,舞台周围的冷焰火依次打开,全场进入最疯狂的状态。
动力火车唱完第部分,人指着李裕,人指着沈馥,告诉全场,接下来是他俩唱。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不过就这么两三秒
忽然我的心开了窍
你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