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您想喝点什么?他说,金光镇虽然是镇子,但也没见得有多落后,超市啊茶馆啊饭馆啊公园啊一应设施齐全,十年前,我回来过一次,那时的金光镇,看着还挺落后,远远不及现在……刘许儒还感慨了一番。
我就尊称他一声刘先生。
可刘许儒听了,连连摇头:不用。
你我不用客套。
人和人的相遇都是缘分。
我既然叫你一声小刘,那你不如叫我一声老刘好了。
不不不。
我觉得这样不太恭敬。
且不说别的,就论年纪,也长我三十多岁。
你叫我老刘,我才高兴。
他还主动给我斟茶。
看得出,刘许儒是随性之人。
这样一想,我也不和他客套了。
老刘,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把花房里的兰花都买光了?他就幽幽一叹:想闻闻泥土的清香。
我就试探:那,您老家就在八爪村吧?他就看着我,目光有点儿潮湿:小刘,这么和你说吧,我不是村里的人,但我的父亲是。
我父亲已经不在了。
房子是我父亲家的,但却也算不得是我的。
这是什么意思?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点,父亲的,不就是儿子的吗?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小刘,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
这个故事,其实说来并不让人快乐……在这间小小的包房内,刘许儒就对着我,缓缓地说起了他父亲的旧事。
原来,刘许儒的祖父,是前清的一个举人。
大清亡了,但举人这个身份还是很有地位。
虽然不能当官,但靠着几百亩的田地和城里的房产,刘家的日子并未随着民国的建立,就此破败下去。
回到村里,刘许儒的祖父还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乡绅。
刘许儒的父亲,行事却和父亲大不一样。
第26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