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不远,人又多,统统步行。杜记者十分活跃,一会宽慰中年妇女,一会帮着搀扶周女士,一会和周女士的同伴们聊天。警察人数有限顾不过来,索性不管。
于是李晓蔓得知那一桌食客全是老乡,周女士因儿子被老公打成重伤,向老乡们借钱。大家知道那男人是赌徒,没人肯借,只有中年妇女不忍心,她是做花卉批发生意的老板,几个小钱不那么在意,答应借给周女士一万块。
周女士跑来鹤云观斋堂是取钱,女老板没打算要她还,也就没要她写借条。
路上众老乡公然当着记者、警察的面统一口径,说那是花卉货款,放在周女士的手袋中,威胁周女士不这么说,就是和她老公合伙骗钱、印假~钞。
作者有话要说:抓拍:抓拍到犯罪现场照片很有作用,1994年酒楼商场等还没有监控装置。
。
本卷由多个案件组成。我想李晓蔓需要快速成长,主要是心理承受能力,不然猴年马月才能与乔若茜比肩。
另:过年炮灰无榜,保持周更万字,下一更13号。
。
☆、第二章、狗血新闻热辣出炉
不要把警察筒子的素质看太低,这个案子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会将现场所有人带往派出所录口供,主要是假~钞数额貌似不少,可能真的是大案。而被老公打个半死的周女士,竟有帮老公遮掩的倾向,很该任她的老乡们狠狠吓唬,于是全当没听见。
周女士哭的稀里哗啦,不停道:“他会杀了我!会杀了我爹妈……”
女老板斥道:“你们不会跑?你们是死的?天大地大,他去哪儿找你们?”
老乡们你一句我一句劝周女士趁机离婚,说老公犯罪,老婆起诉离婚能离成。
在她们的叨叨中,李晓蔓获知了一段司空见惯的狗血往事——
周少女和小混混常某谈恋爱,周家不同意这门亲事,常某拎着菜刀上门威胁,说要砍死女友一家。周家报过案,但事涉家长干涉女儿自由恋爱,常某又没有付之行动,警察将他教育一通便放了。常某越发张狂,天天带着一帮哥们上周家闹。周家不堪其扰,随女儿去了,说权当没这个女儿。
常、周婚后起初挺甜蜜,次年便生下儿子,但常某好赌,和家人关系很糟。在又一次讨债的上门后,常老爹怒将他们一家三口住的房卖了还债。那套房是常老爹给他们住的,没记在常某夫妻的名下。常老爹是个比儿子更横的狠角,坐过牢,出狱后做生意,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常某没胆和自家老爹比横,他的兄弟姐妹也不是吃素的,站老爹一边轰他滚,他只好拿着老娘偷偷塞给他的钱、带着老婆儿子一块南下。
周女士的悲催日子自此开始,三天两头挨揍,曾向妇联求告,妇联自然是批评教育她老公并劝和,然而回家后她被打的更惨。有一次常某在街头殴打她,被抓,拘了几天放回来,她继续挨打。她向律师咨询过离婚,律师说起诉离婚必须拿出感情破裂的证据,并返回原籍起诉,而且第一次起诉基本不会判离。她没钱回原籍没钱请律师,只能忍着。
这次是儿子被她老公抽的皮开肉绽,房东看她母子可怜,借给她一千块,借条写明下个月付房租时还欠款,还不出就搬走,三个月押金抵债。而她儿子的伤势,一千块远远不够医治,孩子右眼有失明之险……
周女士到南方后的悲惨生活不可能在路上讲完,她也没那力气。是到派出所后,因人太多警察给每人发了张表,让大家自己填写,她口述情况讲的。
“口述”缘于周女士笔都握不稳,杜记者热心帮忙,诱导她多多说,一张表格写不完没关系,他没打算填多少,偷开了录音机
分卷阅读45
- 肉书屋
分卷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