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老爷又道:“长房如此行事,对赵硕逼迫太过了。赵硕再如何不得志,也是近支宗室,贵胄子弟。他有自己的傲气。他既然胸有大志,也有魄力,长房有心相助,就别总疑神疑鬼的。若疑心赵硕不会守诺,那就别帮他。既帮了他,就别总是提防这个,提防那个的。我听说赵硕的庶子死得有些不明不白,七丫头还跟他一个怀了身孕的通房过不去。这又是何必?她嫁过去时,就该知道自己生的绝不会是嫡长子,也知道他有妾有庶子。既然当初选了这么一条路,就别总觉得自己委屈。赵硕是辽王嫡长子,七丫头嫁他,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就算是填房,也一样是门当户对。否则,她上哪儿找身份更尊贵的夫婿去?宫里?还是东宫?她不是不愿意么?我早说她可以再观望一阵,赵硕未必就真有望入继皇室。可她等不及了,非要赶着嫁过去,生怕赵硕名份一定,她就攀不上人家了。”
姚氏对此倒是知情的,而且还知道,这事儿是王大老爷拍的板,就是要赶在赵硕未过继之前联姻。否则有了晋王世子妃在先,如今又有了一位皇嗣正妻,皇帝岂不是知道王家的打算了?那时候都说太子病得重了,王大老爷生怕他一病死了,皇帝就要过继赵硕,因此早早将婚事定下,叫女儿赶紧过门,为此连婚礼都办得有些仓促。谁又能想到,太子熬过来了呢?
王二老爷道:“长房那边,对赵硕这个女婿,没有拿捏好分寸。他们明明是有顾忌的,知道不能叫赵硕知道了他们的私心,可行事又太急躁了。如今事情不成,赵硕若知道了,还不知道会如何。即使碍于情势,不说一句话,心里也难免会留下一根刺,日后他得了势,想要收拾王家时,这便是现成的把柄了。更糟糕的是,王曹蠢钝,行事不密,惹得你婆家不满。我看你夫婿儿子,都与王家离了心。我知道你心里孝敬我,但你如今毕竟是秦家妇,还是不要跟你夫婿儿子对着干的好。你这就回去吧,不管秦仲海打算做什么,你都别理会,由得他去。只要你好了,他看在你的份上,总不会把事情做绝的。”
姚氏愣住了,万万没想到外祖父这就要赶她走,忙说:“可是,这事儿如何应对?宫里那边也得打探一下……”
王二老爷摆摆手,双眼看向皇宫的方向,笑了一笑:“我还活着呢,皇上总不会对王家赶尽杀绝的。这时候泼一盆冷水下来,也不是坏事,趁着王家……现在还能回头……”(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冷汗
姚氏回到承恩侯府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
外祖父说得清楚,但也模糊。难道她就真的对王家的事袖手旁观了?秦王两家若从此交恶,她这个王家外孙女,在秦家难道就不会尴尬么?虽然外祖父是为了她好,不希望她与丈夫儿子生隙,可叫她什么都不做,坐视两家结仇,她心里又过不去。
还有,外祖父说秦仲海会看在她的面上,不会将事情做绝。但如今秦仲海若真的进宫告了御状,跟做绝又有什么区别?若不是这里头夹杂着她儿子的委屈,指使王曹害人的又是王家长房而不是二房,又碍着三叔新封了永嘉侯,她绝不会任由秦仲海与秦简父子俩将王家当成了仇敌,定要帮着说几句好话的。
罪魁祸首还是王家长房大老爷,她那位伯外祖父!他着的什么急?现在八字都还没一撇呢。总要等到赵硕入继皇家之事有了准信,或者是七表妹有了身孕,生了子嗣,才好说别的。才结亲几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对女婿的嫡长子下手,还已经除了一个庶子!难不成他还真以为赵硕是泥捏的不成?赵硕能得皇上青眼,那就绝不会是个草包!王大老爷糊涂,七表妹也不聪明,干的这叫什么事儿呀?!
姚氏心里忿忿地想着,脑子慢慢冷静下来了,思路也变得更清晰。她暗道:若换了她是七表妹小王氏,才不会这么蠢,急冲冲
分卷阅读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