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陌道:“即使我父亲没跟宁化王勾结,我也是不愿意的。我自有父母,为何要认他人作父?我父亲当初为了做别人的儿子,抛妻弃子,致使我母亲早亡。这是我平生最厌恶之事,又怎会选择他的老路?况且,我父亲早就背弃了母亲,也遗忘了他对母亲的誓言。而我外祖家……对我母亲也不见得有多么看重。倘若不是我如今得了权势,他们又没法攀上别的靠山,如今外祖父与二舅舅他们绝不会对我如此亲热。除了大舅母与表哥,我是谁也不相信的。至亲冷淡至此,倘若我成为了别人的儿子,固然可以与父亲划清界限,从此再不相干,可同样的,我也不再是母亲的儿子了。到那时候,又有谁还记得我的母亲,谁还记得她的四时祭祀呢?”
秦柏闻言叹了口气:“你是个好孩子,不为名利权势所动,心里还记得孝道二字,这方是真正的孝子。也罢,既然你有这个心,我自会向皇上禀明你的心愿。不过太子殿下对你十分看重,无论旁人怎么说,他的心意没那么容易改变。太子殿下这也是对你赏识有加,你日后见了他,要保持恭敬,好生说明白内心的想法就是,可不许口出妄言,有所失礼。”
赵陌笑了:“舅爷爷放心,太子殿下对我那么好,我对他只有感激的,又怎会失礼?”接着他又道,“太子殿下兴许对我有几分另眼相看,但对于过继我一事,未必有多执着。皇上一直都盼着他能有自己的子嗣,待那些企图把儿子过继给太子殿下的人,格外看不顺眼。太子殿下对皇上一向孝顺,想必不会违逆皇上的意思。况且我本人也无意愿,太子自不会固执己见。”
秦柏对此不置可否,只叹道:“你今日下此决定,日后可别后悔才好。其实……”他顿了一顿,“皇上虽然一直不肯死心,太子殿下却很看得开。他也许会继续尝试再生一个儿子,但不会执着。倘若真的迟迟未能有子嗣,过继之事便无法避免了。到时候挑什么样的人选,还很难说。太子殿下一直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希望能有一个聪慧能干的孩子,年纪最好也年长一些,不要年幼不知事的,这样也能早日接手政务。虽说把孩子从小养大,比较容易养熟,但年纪小也意味着变数多。太子殿下素来是个喜欢稳妥的人。真到了那一日,太子殿下要是实在找不到合意的人选,仍旧看重于你,你也不必太过固执了。江山社稷要紧,旁的事都可以想法子去解决,总不能为着你有所顾虑,又放不下生母,就坐视天下不稳、祸乱频生吧?”
赵陌吃惊地看着秦柏:“舅爷爷,您这是……”
秦柏笑笑,摆了摆手:“我不过就是白嘱咐一句,事情未必会如我所言。兴许用不了几年,太子殿下就会添一两位小皇孙了,到时候自然再有人提起什么过继不过继的话。你一心敬重皇上与太子,无心储位,实心任事,这样很好。皇家正需要你这样愿意埋头实干的宗室子弟。皇上知道你的心意,不会因为你父亲做了什么,便迁怒于你的。”
赵陌微笑起来:“是。舅爷爷放心,广路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秦柏心下一定,就觉得先前的顾虑可能不需要再提起了。其实秦柏也是听到了一些议论,觉得赵陌倘若真的要入继皇家,他的出身先天不足,父祖不得靠,母家卑弱,无法得到来自本生亲人的助力,日后成为皇家嗣孙,很容易地位不稳,需要联姻一门强有力的岳家,娶一位出身显赫、父兄拥有实权的高门千金,才能稳固自身势力。就象当初太子殿下身体病弱,皇帝为了他地位稳固,日后登基也能掌得住朝廷大权,就给他选择了唐家这门在士林官场中十分有威望的名门世族的千金为正妃一样。为了让唐家能安心做太子的后盾,皇室当时甚至连侧妃的人选都交给唐家定夺了,为的就是太子后院安稳。而这个决定,如今看来颇为奏效,太子妃与太子良娣妻妾和睦,多年来相安无事,从未给太子殿下添过麻烦。
出于这层顾虑,秦柏认为自己需要再问清楚赵陌的心意。倘若赵陌对皇家嗣孙之位有那么一丁点儿动心,他都不能轻易答应许亲。秦含真
分卷阅读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