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英近来可能是学精了,他跟牛氏聊天时,已经学会了要转移师母的注意力。他不提自己未定的官职如何,也不提老师秦柏的身体,更不提可爱的小庄哥儿,他提的是远在江南的秦谦。
谦哥儿今年也有十岁了,一向在族里住着,有族中长辈照看,有下人服侍,京城里月月送东西过去,没人敢怠慢他。他自己也懂事,知道待人守礼、认真读书,并不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盯着,就散漫了。别看他如今才小小的年纪,功课已经不错了。
吴少英在金陵时,是时常去看他的,也了解他的学业进境,便对牛氏道:“估计再过两年,就可以去应一应童生试了。只是他到底是在京城应试,还是留在祖籍应试,老师与师母还是问一问安哥的意思,拿个章程出来吧?若是在京城,兴许要更容易考中童生。要知道江南才子云集,功名比别处要更难考取。”
近来因添了嫡出的小孙孙,牛氏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没有以前那么念叨着谦哥儿,但好歹那是她疼爱多年的亲孙子,吴少英这么一说,牛氏的眼圈便又红了:“难为你想得周到了。这事儿确实是我们疏忽了。我也早想把孩子接回京里来的,可你祖父总想着让他身上有了功名,再上京不迟,说是他如今顶着庶出的身份,要有了功名,才不容易让人瞧不起。我心里想念孩子,又怕他在京城会受委屈,这才打消了主意的。如今听你这么一说,那还真是要慎重行事才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五十一章添堵
秦含真就这么看着祖母牛氏的注意力彻底被转移了,心里对表舅吴少英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其实并不是没办法应付师母,只不过是不想使什么手段而已。毕竟他心里也清楚,牛氏是关心他,才会催婚催得这么紧。只要他愿意了,不用哄骗的方式,也一样能把牛氏的注意力转开。
当然,这么一来,秦安两口子那边可能就有些尴尬了。
谦哥儿怎么说也是秦安的儿子,结果送到老家养了这么多年,进学的事秦安就没吭一声,还要吴少英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姻亲开口。偏偏吴少英又是大嫂关蓉娘的娘家表弟,关蓉娘还是秦安前妻、谦哥儿生母何氏害死的。这就有些尴尬了,显得秦安对这个儿子也太过冷情。
他如今已经另娶他人,又刚生了一个嫡出的儿子,对前头的儿子冷淡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表面功夫总要做一做。
秦安今日刚好回家探望父母妻儿了,得了消息也很尴尬,可他真的一句话都不能说。事关何氏,他在家里根本没底气。面对兄长和侄女,他心里发虚。长子的事,反正有父母替他照看,一年到头温饱不愁,有人侍候,还能读书,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发话的地方了,一切只需要看父母的安排就是。他是不敢主动提什么接儿子回家的话的。从前他在大同,还有可能提一提,把长子接回身边,只是考虑到何氏在大同的名声不好,为了长子着想,才没开这个口。如今回到京城,又是在家里住着,他更不好开这个口了。更何况,如今妻子也给他添了儿子,身边还养着个女儿秦含珠,他觉得妻子已经很对得住自己了,没必要再给她添一个“庶子”添堵。
其实小冯氏心里也正为难呢。
分卷阅读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