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楼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45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秦楼春作者:Loeva

分卷阅读1457

辽王继妃更是与前头辽王元妃不一样,唐氏贤惠,也懂得在军中为丈夫做脸,人情往来,施恩施惠,拉拢人心,缓和矛盾,她都做得极好,因此辽王府上下属官与辽东军中,都是一派祥和。但辽王继妃却是截然不同的作派,待辽王手下的人,从来都是摆足了架子,即使是有意怀柔示好,那架子也依然端得牢。别说施什么恩惠了,她的陪房与娘家亲眷还要跟着来沾便宜贪油水,挤兑老实人,往自己兜里划拉好处,连军资采买,也都时常做些手脚,中饱私囊,军中怨声极大。若不是辽王护着妻子,底下人早就造了反。

辽王嫡长子赵硕,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哪怕是生母唐氏在军中曾经结下过不少善缘,他被父亲继母打压,自己也立不起来,即使旁人有意助他,又能如何下手呢?

至于辽王继妃所出二子,则是一个比一个脾气坏。老二赵砡自命不凡,小小年纪就跟在父亲身边摆世子架子,小儿子使鞭子打人没够,军中人等都躲着他们走,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辽东上下就是辽王一家的私地,得罪了他们,还有什么出路?若是真的不小心得罪了,有门路的还能想法子调出辽东,另谋高就;没门路的,多半就要直接离开军中,回老家种田做生意算了,否则,只怕连性命都保不住,更别提前程。

辽王本人也许还觉得自己很有威势,把辽东治理得很好。但事实上,辽东军政已经乱了。皇帝心急着想收回封地,不仅仅是为了朝廷威胁,也是觉得这个弟弟做得太不象样,还隐隐有另起炉灶,跟朝廷疏远,互不往来的倾向。就算辽地是辽王藩地,那也依然是大昭的一部分,不能真以为自己就是国中之国了吧?

辽东是与北戎接壤之地,自打三十多年前的大战,北戎战败,伤了元气,这几十年里休养生息,也渐渐回复了生机。皇帝担心边疆生乱,不想再把国土安全交到不靠谱的兄弟手里,因此才打算要把辽地收回来,另派精明强干的地方官与忠勇双全的武将前去镇守,务必要守好国土,不能再让北戎人有可乘之机。

站在赵陌的立场,他自己有爵位,有封地,对于辽东的归属,是无可无不可的。反正这个继承权未必能落到他的头上,就算落到他头上了,难道他还真能留在辽东死守边关,带兵打仗了?赵陌自问不是将才,也知道未婚妻秦含真怕冷,不想让她跟着自己吃苦。既然皇帝要收回辽东,那就收呗。他态度配合一些,皇帝还能对他更和颜悦色几分。

赵陌本来是不想管这件事的,由得皇帝与辽王府讨论去。但如今赵硕惹下了祸事,为免自己受到连累,赵陌也只好跟着操些心了。

他借着北戎人留下的所谓辽王府“罪证”,以及赵砡主仆杀人的案子,帮助皇帝向辽王提出了交换条件。只要辽王老实交出辽地大权,并配合朝廷官员做好和平交接工作,那些“罪证”和赵砡的安危自然都好说。若是辽王不配合,那就真是对不起了,辽王府自个儿身上也不干净,赵砡更是掉进了北戎人挖好的坑里,不死也要沾上一身泥。辽王府素来对皇帝没多少忠心和敬意,皇帝又何必给辽王府留脸面呢?到时候辽王府一样会受罚,朝廷一样会收回辽地,辽王想要给自己洗白,为儿子脱罪,那都不必做梦了!

辽王心中再不情愿,也知道自己形势不妙。他再觉得自己冤枉,也明白自己清白不了。为了向皇帝表示一点善意,救出儿子,再保住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他是舍不得也只能舍了。辽东,他必须让出来。不过他没有要求保留辽王名号,回京住辽王府度日。他在封地上当家作主惯了,根本不想再长年活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满京达官贵人,无一人与他真心交好。他只求能得一处好些的封地,能保住亲王爵最好,不能,也起码得是个郡王。他还提出了一个建议,让赵陌跟皇上说,将广宁封给他。他日后做广宁郡王,比如今的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