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正在想事,回答得有些心不在焉:“蜀王世子的心大了,多半是因为儿子受到太后另眼相看的缘故。太后娘娘贤明,不会再给他妄想的机会。蜀王世孙虽然身体不是太好,但跟同龄的孩子比,其实并不算病弱。太后娘娘留他在宫中长住,乃是为了小县主。太后娘娘心疼小县主,又舍不得放她回父母身边去,见她思念亲人,就把她的哥哥也召进宫里给她做伴来了。这原不合规矩,只是父皇敬重太后,方才破格行事。如今小县主已经习惯了离开父母身边的生活,年纪渐长,又不再动辄哭闹。既然蜀王世子妃病重,自然还是要让蜀王世孙回去侍疾的好。这是孝道。”
如果不是小县主在慈宁宫中出事,落下残疾,太后心疼孩子之余,也觉得自己对小县主的残疾负有责任,说不定连小县主都一并送回家去了呢。不过一个不良于行的小女孩,留下也就留下了。蜀王世子是不会因为女儿所受到的特别待遇,就生出什么妄念来的。小县主跟她哥哥不同。
赵陌听了便笑笑:“这样也好。蜀王世子妃为了蜀王世子与陈氏女的事,伤心得病情加重,连宫里都来得少了,也就少了与儿女相见的机会。如今蜀王世孙回家侍疾,世子妃好歹能日日见到亲生儿子,想必也能得到慰藉了吧?否则她继续这么拖着病体,到处哭诉蜀王世子与人有染,蜀王世子定会头痛不已的。”
太子的面色微微一变,若有所思。
这几日被山阳王之死与蜀王世子的行为吸引了注意力,太子竟然一时没想起当初北戎人伪造书信陷害赵陌一事的细节,也忘了太子妃唐氏与蜀王世子妃的友谊是否有什么问题。如今发现了蜀王世子的真面目,再回头去看那所谓的绯闻,太子就觉得不对劲了。以蜀王世子的脾气,他能容忍妻子在外头胡乱败坏自己的名声?就算要假装成一个温柔君子,回到家里就用不着再装了,他不可能让蜀王世子妃得到那么多出门的机会。
除非他是故意为之。
那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太子虽然不象赵陌与秦含真那样,依照赵陌的人生际遇推测出蜀王世子的大致计划,但也模模糊糊地察觉到了个中内情。他先是冷笑了一声,旋即又马上想到,太子妃唐氏恐怕已经受到了影响。
有些事赵陌不知道,因此能轻易地直击事情本质,不轻易受其他事情的误导。
但太子不一样。当他将蜀王世子有问题,并且对山阳王之死负有责任的真相告知太子妃时,太子妃唐氏的反应跟他预料的有些不太一样。
太子妃对蜀王世子的印象不佳,第一句话就是冷笑:“藏奸的小人!妾身早就知道,他不是个正人君子!”
她相信了蜀王世子会因为旧怨而暗算害死山阳王一事,但说到蜀王世子对皇嗣之位抱有妄想,她就不相信了:“殿下是不是误会了?蜀王世子怎么可能会想要将独子过继到东宫来呢?当日蜀王世子妃在妾身面前哭诉时,确实曾经提过,万一她日后有所不测,蜀王
分卷阅读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