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曾经也肖想过要为儿子求娶余心兰的,只是时间长了,总觉得没什么希望罢了,如今听说事情能成,儿子还能拜得寿山伯这么一位名师,顿时心气平了:“瞧二爷这话说得,我自己的儿子,身上掉下来的肉,我还能不疼么?我怎么可能会拖他的后腿?!余小姐挺好的,虽说那性情略清高了些,整天舞文弄墨的,也不知道懂不懂中馈之事……”
姚氏习惯性地就嫌弃了两句,但看到秦仲海投射过来的不悦目光,顿时干笑着改了口:“不过她还年轻呢,嫁过来之后,我慢慢教就是了。我年纪又不大,有我主持中馈,需要那么能干的儿媳妇做什么?他们小两口先清闲十年八年的,等孩子大了,我再教儿媳管家,也是一样的……”
秦仲海翘了翘嘴角,似笑非笑地低下头去,没有跟妻子说实话。
等到儿媳进门,这个家的中馈就再也用不着姚氏去操心了。她还是老实些待着吧,念佛也好,做针线也行,或者读几年书修身养性,省得又再闹出些夭蛾子来,诸如放印子钱、出卖侄女婚姻之类的,给秦家上下惹祸,给儿孙们留隐患。秦家富贵已极,老实低调些过日子,才是正理,很不必再去钻营那些虚无缥缈的权势了。
第五百零三章攀亲
姚氏并不知道丈夫秦仲海的盘算,只一心想着儿子秦简即将拥有一门好亲事。女儿秦锦华的婚事虽然不如她意,但女婿好歹也是正经进士出身,有高官父亲提携,走仕途定能顺顺利利的,哪怕没有爵位在身,也好歹能给女儿挣一个诰命回来。姚氏觉得自己前所未有地顺心如意,心情都好了许多。
每当看到婆婆许氏投注过来的疑惑不解的目光,姚氏心里就在暗爽。若不是秦仲海再三警告过她,她还真想把秦简正与寿山伯之女议亲一事告诉婆婆,然后仔细看清楚婆婆的脸色。不过现在就算了,等事情成了,她再看好戏也不迟。
婆婆许氏整天觉得许峥有大才,会有大出息,看不起秦简。
然而眼下的实际情况是,许峥在外头给自己宣扬了好大的名声,整天以才子自居,号称一定要说一门富贵好亲,许家奶奶们也整天跟人说有多少京中贵女对他有意,可最终他一个贵女都没勾上手,反而跟许大夫人的娘家侄孙女儿——一个小官之女——订下了亲事,如今还因为要守考,错过了春闱,只有一个举人的身份,家族也衰败了,名声扫地。三年后他卷土重来,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中进士呢。
而秦简呢?顺顺利利地考中了举人,考中了贡士,只是因为成绩不够理想,他想要考得更好些,才与寿山伯之子一同放弃了殿试,决定下科再考。即使如此,也没人能小看他,他有许多进士朋友,还能经常向寿山伯这位士林大家请教学问,如今又即将跟寿山伯的千金订下亲事。三年后,他定能高中,从此前途一帆风顺。
许峥能跟秦简比么?他有哪一点儿比得上秦简?光是对比秦家与许家,两者就已经相差太远了。除非猪油蒙了心,否则就算是眼瞎的人也不难看出,谁才是那个真正前途似锦的人。姚氏对许家嗤之以鼻,一心等着
分卷阅读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