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楼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69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族长的长女丧夫后不为夫家所容,只能带着唯一的女儿大归,平日在娘家依父母居住,时不时就要跟几位弟媳或族里的亲眷们生出些口角来,不是一位好相处的对象。

在小冯氏的记忆中,这位姑妈性情刻薄小气,而且很记仇。他们姐弟受到叔叔迫害时,族长一家只是嘴上劝和,并没有采取具体的手段去帮他们,就少不了这位姑妈的窜唆。只因为小冯氏与冯玉庭的母亲旧时曾经与她有过嫌隙,她便记恨到今。小冯氏与秦安定下亲事后,这位姑妈还时不时说些酸话,只不过小冯氏没放在心上罢了,冯玉庭倒是暗生怨言,但他一直很听姐姐的话,不会在那个关键时刻与族长闹翻。

这位姑妈的女儿今年有十五岁了,生得还算清秀,也读过两年书,会做得一手精细针线,嘴甜懂卖乖。若不是父亲早亡,她又不为父族待见,只能随母亲住在外祖家中,兴许婚事上会更顺利一些。她母亲一心想要给她说门好亲事,还替她备了一份颇为丰厚的嫁妆,无奈本身的刻薄名声太过响亮,真正的好人家都不乐意与她家结亲。

族长夫妇一直担心女儿将来的养老问题,又为外孙女儿婚事不顺发愁。族长太太提议把外孙女儿许给冯玉庭,既能加强他们与冯玉庭小冯氏这一支的亲缘关系,又能直接跟永嘉侯府成为姻亲,对他们来说,自然是上上之选。

只是对于小冯氏与冯玉庭而言,这桩婚事就成了下下之选。

一来,小冯氏姐弟俩都与女方母亲有旧怨,无旧谊,更不喜其为人,怎会甘心跟对方结亲?

二来,族长的外孙女既无家世,又无好名声,本身才貌品行都比较平庸,对冯玉庭没有半分助力,彼此关系也说不上好,还很可能成为族长制肘小冯氏与冯玉庭姐弟俩的重要工具,娶她绝对是弊大于利的选择。

因此,小冯氏不用猜,就知道弟弟冯玉庭面对老族长的提议,绝对只有拒绝这一个结果。只是这么一来,冯玉庭就等于得罪了族长一家。

据说族长的长女亲自跑到冯玉庭家的宅子,破口大骂了近半天,好不容易才被父母拖走了。老族长也十分不高兴,觉得冯玉庭还没真正发达,不过是刚刚中了个举人,就不把族人放在眼里了,是个白眼狼。族里其他人虽然对此事各有看法,都不是站在族长那一边,就是袖手旁观看戏。冯玉庭心里烦闷,索性就收拾了行李,往堂姐冯氏的夫家秦家宗房那边借住去了。

谁知道,就因为冯玉庭不在家,族长一家觉得他这门亲事无望了,双方关系肯定也陷入了僵局,以后恐怕很难回转,既然如此,就不能再指望他们还能有修好的一日,还不如利用冯玉庭,再谋一次大好处呢。族长太太便与她家长女一起,前往金陵城拜访了后者守寡前的一家旧识。

那家据说是官宦人家,家里有钱又有势,只是当家的老爷运气不佳,膝下只有一女,还有些痴傻,今年都快十八岁了,还没说亲。那老爷又有些钻牛角尖,觉得赘婿的人品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坚持要给女儿寻个青年才俊做夫婿,将来能让女儿做诰命就最好不过了,正四处寻摸寒门读书人呢。冯家人主动送上门去,提供了冯玉庭这么一个人选,他家哪儿有不答应的道理?那老爷正巧在乡试前

分卷阅读169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