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楼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174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太后、皇帝与几位重臣们见状,也都松了口气,内心十分愉悦。对他们而言,再也没有比看到太子身体康健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当然,太子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好转,也就是高兴了一小会儿,就马上为灾情担忧起来。他向皇帝禀报自己的亲身见闻:“京畿周边的田地里种植的庄稼,大半被水淹泡,恐怕至少要减产四五成。好消息是,还不至于颗粒无收。只是今年秋收,必定不比往年。”又点出了几处灾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还有几处受灾情况轻微的地区。各地种植的粮食,哪些种类受灾更重,哪些还能拯救一下,他也都一一列举清楚。

皇帝见太子认真做了功课,而且身体还能支撑得住,心里十分满意,夸了他两句,方才转向几位重臣,问他们可有应对之策。

众人各自发言,赵陌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做个壁花,站在角落里一声不吭。其实,要不是为了预防太子有什么地方记不清楚,一时说不上来,他可以随时提醒,他都不想待在御书房里了。

这屋里除了他,全都是重臣、大臣,就他一个小年轻,又不是皇室的血脉,无功无劳的,就伫在一边听众人说话,实在是太过出风头!

如今东宫后嗣有望,赵陌是绝不希望出风头的。若这时候还有人想太多,拿他当成是皇权的威胁,整天在皇帝与太子面前进谗言,那他费的功夫岂不是都白费了?

还好,如今当权的几位重臣都是明白人。虽说他们看到赵陌伫在这里,也挺惊讶的,不过想到他陪着太子在京畿各地转了一圈,太子能看到的东西,他也看到了,好歹是个知情人。他们有什么情况需要问时,不好直接问太子,找赵陌却是没问题的。留他在屋里,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决定。

至于旁的,不是他们不会胡思乱想,而是皇帝与太子明摆着看重肃宁郡王,东宫又即将添丁,一个宗室郡王又能生什么乱?难不成皇帝与太子还能被一个少年骗了不成?眼下肃宁郡王尚无逆行,很用不着他们这些大臣多心。没瞧唐老尚书、寿山伯和云阳侯他们都没吭声么?

赵陌就这么被太子带着参加了这场小朝会,在宫里待到天快黑才出来。没来得及回自个儿的住所,就先往永嘉侯府奔过来了。

他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晚饭。今儿难得连秦平秦安都在,牛氏忙道:“赶紧添双筷子来。”瞧着赵陌,有些心疼了,“可怜见的,黑成这样,还瘦了,气色也不大好,定是跟太子出城巡视时累着了吧?快多吃点东西。今儿我让你四表婶特地多做了几道补身的菜,还叫人熬了药膳。本来是让你两个表叔补一补的,如今你也多喝两碗吧。”

赵陌笑着接受了牛氏的好意,就这么坐在秦平秦安身边,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心里十分受用。

秦安今日会回来,是因为前些天的暴雨影响,把京西大营的营地淹了一大片。他带着手下的

分卷阅读174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