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良媛忧心忡忡地退下了,太子殿下有些惊讶她没有立刻坦白自己隐瞒的事,但想想,她可能有所顾忌,需要考虑得更周全些,只要她能早日想明白,主动向他坦白,也就够了,倒也不必把人逼得太紧。于是太子没有多说什么,仍旧维持着一种对楚良媛恩宠有加的假象。
太子妃的脸色是一天比一天难看,但还要在明面上做出大方贤妻的模样来,心里的难受就别提了。太子见她这样,心里其实也不好过。可看到妻子到了这一步,仍旧还未觉悟,也没反省自己的过错,他心里也生气了,越发下定决心,定要给太子妃一个教训不可!
楚良媛成了太子与太子妃之间的夹心饼干,那尴尬程度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太后太妃太嫔们,后宫妃嫔们,以及时常进宫的宗室皇亲女眷,对她都挺同情的。她又不敢说什么埋怨的话,无论埋怨的是太子还是太子妃,都会显得她很失礼,所以面对其他人关心或八卦的询问,她都只能一律苦笑带过,言辞间还得拼命说东宫两位主人的好话,说太子妃待她很好,太子也待她很好,太子与太子妃很恩爱之类的,人人都不相信,但人人都得说的套话。
然而到了这个阶段,由于楚良媛是已经被太子殿下“宠幸”过了的,还明显挺得宠,其他人再说起她,就不会再感叹什么“可惜”的话了。她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东宫嫔妾,哪儿说得上什么可惜?反而是有福气才对。大家顶多是私下说一句“太子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或是“太子妃行事实在太过小气”之类的,然后安慰楚良媛几句,劝她想开些,迟早能云过天青的,云云。
这些话对楚良媛来说,一点儿安慰作用都没有。而且因为“关心”她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她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去慈宁宫的机会,却还是没有独处的机会,自然也未能见到她想见的人,把她想要传递出去的消息,传递出去。
因此,当太子妃终于稍稍消了点儿气,允许楚正方夫人再一次进宫晋见时,楚良媛是松了口气的。前些日子,太子妃心里不好过,迁怒到了楚正方夫人身上,后者接连递了几次牌子进来,她都没有接见,楚良媛自然也就失去了与娘家人接触的机会。如今可好了,她“承宠”的消息肯定传到了楚家人耳中,楚正方夫人进宫,也定会把她的“娘家亲人”带上的。
楚正方夫人也没有让楚良媛失望,果然在进东宫时,带上了她的“母亲”和在娘家用过的侍女。
楚正方夫人先去见了太子妃,仍旧是在开解后者:“娘娘别生气了。瑜娘确实过分了些,她也不是不知道规矩,怎敢违逆呢?!这不是公然打娘娘的脸么?!我一定会好好教训她的!”等看到太子妃的脸色略有缓和,她又话风一转,“但是,瑜娘是个胆小的性子,娘娘有令,她又哪里敢违抗?送解酒汤,原也是娘娘嘱咐过,让她把太子殿下侍候好了,她才送的,哪里知道会太子殿下会留她喝酒呢?她在娘家时也很少喝酒,实在没什么酒量,才会两杯酒下去,
分卷阅读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