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含真笑道:“既然你们都计划好了,那就没问题。”想想也忍不住感叹,“你都要成亲了,我却才听说消息。一直以来,只知道你们是计划年内摆宴席的,可具体是哪个月,我就不知道了。嫁了人,娘家的消息就闭塞了许多。我这还是住在娘家隔壁呢,尚且如此,那些嫁得远些的女孩儿,只怕跟娘家亲人的联系就更少了。”
秦简听她这么说,也不由得挂念起了自家妹妹:“锦华在唐家过得倒还好,我时常到唐家寻妹夫说话,每次见到妹妹,都觉得她气色不错。永寿郡君是个好婆婆,虽然看起来规矩重,但其实十分懂得体谅人,也能教导锦华,从不溺爱。锦华能遇上这么一个婆母,真真是她的福气了。”
但秦锦华如此,不代表同样出了嫁的秦锦仪也有这个福气。后者自打那回想要与丈夫和离的盘算曝了光,就已经很久没跟娘家人来往过了。二房的薛氏如今好象忘了自己曾经有多么宠溺这个大孙女似的,完全不闻不问,连提都不想提。秦伯涛倒不至于完全不提长女,但提起来都是骂。他眼下还在养伤,那伤势恐怕养好了,也会留下极大的后患,执笔无力。除非他有恒心有毅力,能练出左手笔来,否则他这辈子想要在仕途上再有作为,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哪怕是眼下这份差事,都有些岌岌可危。清闲如鸿胪寺,也不可能一直养着一个派不上用场又一直不能露面的废人呀
秦家二房上下,估计只有小薛氏对秦锦仪这个亲骨肉还惦念几分了吧?但有婆婆与丈夫压着,以她的性子,也不敢替长女撑什么腰,只能每隔一段时间,给打发人去看看秦锦仪,送些吃食衣料药材什么的,表示秦家二房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个女儿,裴国公府不能真把人往死里糟蹋之类的秦锦春并没有阻拦母亲的举动,她在娘家能待的时间不长了,就算能拦下一回,又能拦下多少回呢?等她出了嫁,家里的事,就不可能再插手多管了。只要母亲不是为了秦锦仪,做出太过分的事,这种低调的探视,她又有什么必要去阻拦呢?那岂不是显得她太没有手足情了?
反正裴家还有需要仰仗秦家的地方,不可能真把秦锦仪弄死的。秦锦春很淡定,有那闲功夫,她还不如多操心自己的嫁妆,以及出嫁之后庶弟庶母的问题呢。祖母与父亲都不是明白人,比起自己作死的秦锦仪,她得先保证自己嫁人之后,母亲不会被庶弟联合庶母欺负了去。
秦含真与秦简讨论了一番姐妹们的情况,就开始八卦秦叔涛外放的消息了,这才得知,许氏在秦仲海秦叔涛兄弟二人,再加上许家二房众人的连番劝说下,终于松口答应了秦叔涛的请求。只不过,由于许氏身体不好,她希望儿孙们都能多留在身边相伴,如今她是尚无大碍,儿子若真能高升,她也不好太过阻挡了儿子的前途。倘若秦叔涛的官职能高一些,将来对姻亲许家二房的帮助,不是也会更大么?所以,她放秦叔涛出京,秦叔涛却得保证尽量不要走得太远,能留在直隶最好,不能也尽可能在邻省,最好是离京城十天以前就能到达的地方。如此逢年过节,又或是家里有什么事时,秦叔涛要回家也方便
秦含真忍不住吐嘈道:“就算三伯父是在离京城近的地方做官,不得旨意也不可能擅自回京的吧?没事也不可能向上司告事假呀!大伯祖母是不是糊涂了?”
秦简有些尴尬地笑笑:“父亲与三叔都从来没有做过外官,祖母她老人家兴许只是不习惯。其实我们也劝过她,卢姑父就在长芦,逢年过节也不能轻离任地。三叔就算在直隶任职,没有旨意,没有调令,也不可能回家来看望祖母的。但祖母却不以为然兴许是觉得,只要有正当的理由,不可能会有哪位上司不放三叔回家探母吧?我们家怎么说也是”他咳了一声,“这种话其实是祖父从前说过的,我小时候就听过。但那时祖父只是随口说说,做不得准。祖母却好象当真了。”
秦含真一哂,不想多提许氏了:“不知三伯父定了什么地方和官职没有?他盘算了这么长的时间,二伯父也有意,想必早就看好了位置?”
秦简点头道:“差不多了,该打点的都打点过,就只等祖母点头了。”这话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许氏只要点了头,其他意见
分卷阅读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