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内脏、血液中的精华熬煮出来,过滤后不断收干,最后只剩下粉末。
当然,这些也只是类似鸡精的玩意,而非纯正的河鲀毒素,但冯雪要的仅仅是调料,所以他没必要去以实验室制取的方法来获取毒素结晶。
但是河鲀毒素在100℃的高温中,只需半天就会失去毒性,冯雪只能在高汤中加入酒精的方法来降低汤内的温度(酒精的沸点是78℃左右,超过这个温度酒精就会蒸发,顺便带走热量,让整锅汤维持在100℃以下)。
在酒精测试成功后,冯雪开始试着用各种蒸馏酒代替酒精,以确定各种酒的酒香会对河鲀毒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雪最终发现,将黄酒多次蒸馏后得到的酒精能够提升河鲀毒素那如梦似幻的奇特味道,同时,冯雪的试验也从调料制取变成了毒性中和。
这个过程很麻烦,河鲀毒的毒性在高温下需要至少三十分钟才会被破坏,同时还会因为毒素碳化而失去那独特的味道,除此之外,只有在弱碱性环境下才会因为葡萄糖化合物被破坏而失去毒性。
知道了这些知识,冯雪的研究也有了新的方向,那就是碱性去毒。
然而,一般的碱类物质总会带有或多或少的涩味,这让冯雪很是苦恼,于是,他的目光便转向了生物碱。
然后,说到生物碱,就不得不提起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种——毒。
没错,蛇毒、蝎毒等蛋白类毒素大多都是生物碱(实际上河鲀毒也是碱性,只不过不是蛋白质),同时,冯雪看好它们的原因,还在于这些蛋白类毒素在加热后会分解,形成绝妙的鲜味,也正是因为如此,越毒的蛇才越好吃。
以蛇毒、蝎毒、蟾蜍毒素等各种各样的蛋白质毒素处理河鲀精华之后,冯雪获得了加热后会获得绝佳鲜味与刺激的顶级材料。
当然,代价就是他房间的危险程度再次升高了一个级别。
不过冯雪这些天可不只是在忙乎这些,他还在摸索自己的美食恶魔。
作为蝴蝶外形的美食恶魔,从视觉上就能明白它不是靠拳头吃饭的物理系。
然而冯雪的美食
分卷阅读39
- 肉书屋
分卷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