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
俞安乐耐心的等着,直到电话那头传出因长时间没有人接听而转成短促的“嘟嘟”声。
她收起手机,这才放心的上楼。
家里的陈列摆设跟她走之前一模一样,昨晚吃了一半的鱼被保鲜膜抱着搁在桌上。她的房间的门开着,里面的东西都没有被挪动过,床单崭新,桌面整洁。
她的母亲就像她随时会回来住似的那样一入往常的打扫整理她的房间。
俞安乐有些鼻酸。
窗外传来电动车相遇发出的鸣笛声和尖利的刹车的声音,让她晃过神来。
不能忘记自己的正事。
俞安乐快步走进父母的房间去找户口本。按照记忆,户口本就压在床垫下的床下的抽屉内。
果然。
他们家东西摆放、生活的习惯数年不变。
她飞快的从中抽出了户口本,带上它匆匆离开。
俞安乐怕时间来不及,她还要归还户口本,便没敢去太远的地方。就近搜索了一个办理身份证的地方。
家乡地方小,到处都是熟人。
办理身份证的工作人员接过她填好的信息表,一边往上面盖戳一边抬头看一眼俞安乐,似是觉得眼熟,便又看了一眼:“这……不是老俞家的女儿吗?”
俞安乐心里一惊,面上抿着嘴笑笑,没有接话。
工作人员对着纸上吹了吹未干的印渍,然后将它递给俞安乐,笑着寒暄:“我听说老俞说你去大城市学本事去啦?怎样?去了以后以后才发现还是我们小地方好是不是。”
俞安乐不知道这句话该怎么接。
她在离开家乡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
大城市固然有机会、有金钱、有梦想,但是也有巨大的压力、堵塞的交通、快的赶人的生活节奏。
俞母常常说:“女孩子啊,就安分守己的待在家里有什么不好?你说你去了大城市,你能适应的了人家每天在上下班路上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吗?你能受的了找个工作也许就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吗?”她抚摸着俞安乐的头,“生活啊不就是这样,安安稳稳的,不用担心回家以后会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就非常好了。人啊,要学会知足。”
那个时候,俞安乐听话的点头。
她以为她的生活轨迹也会跟母亲一样,在这个小城市里找一份安稳的、可以顾家的工作,然后嫁给一个老实的男人,等着男人每个月按时拿回固定的薪水,最终按部就班五十年如一日的过完自己平静如水的日子。
有什么不好吗?
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当那个被父母选中的男人站在她的面前的时候,她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排斥着。
不,她不想重复的描画母亲的生活轨迹。
她不想在半年之内匆匆的嫁给一个陌生人,为自己的人生盖棺定论。
“俞安乐……俞安乐?你是要寄送还是自己来拿啊?”工作人员问道,成功换回了她尚在神游的思绪。
“啊?”
“寄送快一点,直接从总局寄到你家。你自己拿恐怕要十五个工作日的以后。”
“好,”俞安乐没有思考直接作出了选择,“帮我寄送。”
“那你在这里填一下地址。”
俞安乐想了想言旋家的地址,填了上去,手机留了自己的号码。
工作人员收下单子,检查了一遍:“原来你住在这里啊,不错啊,年纪轻轻在大城市就有房了。”
“没有没有啦,”她赶紧摇头否认,尴尬的笑道,“宿舍……宿舍而已……”
“哦,”工作人员也就随口寒暄一下,也没放在心上。她将俞安乐的单子夹好,“好了,十个工作日差不多就会到了。”
俞安乐收下收据逃也似的蹿出了□□大厅,将户口本塞回床垫底下便早早的到了候车大厅等待着离开。
候车大厅熙熙攘攘,
分卷阅读23
- 肉书屋
分卷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