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楚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3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楚歌 作者:柳忆之

分卷阅读36

楚歌 作者:柳忆之

分卷阅读36

楚歌点头:“知道,往前走,在梨花树那里走转,走一段路,有个屋子周围晒着染布,那儿就是。”

马鞑子里仿佛是一封封的信。

楚歌问:“公子是信使么?”

“是呀。”

说不定是祝行云来了信。楚歌对云卿道:“走,我们去四娘家看看。”

“好。”

到了李四娘家,她正在读信,屋前晒着野菊花。

“姑娘来了。”李四娘欣喜。

“是不是祝相公来了信?”

“恩,夫君说他得回军营一趟,归期将延后。”

楚歌心里“咯噔”一下,看向云卿。

云卿握住她的手,对李四娘道:“那四娘就可稍稍放心了。”

“对呀,还好来了信,不然我怕是要寻去。”

楚歌向李四娘告别,一出门便追向信使。信使在驿站停下,见楚歌与云卿气喘吁吁的追来,有些意外:“姑娘公子这是……”

“给李四娘的信是从哪里发来的?”

信使猛然抬头。

……

驿站的厢房,楚歌面前摆着一沓信,字迹出自同一人之手。

一封封往下看,开头分别写着:

有事延期,暑夏已至,秋高气爽,夏藏秋现……

最后一句莫不是——

娘子勿念。

直至最后一封信,点点红印,没有“娘子勿念”。

信使坐下,拾过信。

“这是我去柳溪取信时,一个公子交给我的。”

“他……”

“他不在了。”

预想之中的事情成了现实,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信使道:“这位公子作战伤了身,在柳溪无人照料,被我遇上了,他求我一件事,每隔些日子,替他寄一封信,第一封信我因有事,托了别人帮忙寄,今日送的,是第二封信。”

信使翻了翻手中的信,叹气:“这该得送个一年……他的娘子还不知,他早已故去了。”

生命垂危之时,他该是强撑着写下一封封信,写给自己的妻子,从春到冬……

回想起方才李四娘拆开信的神情,嘴角带笑,动作小心翼翼,最后舒了一口气。

若她知晓……

所以祝行云才编了个谎言罢,不忍她伤心难过。

云卿拿过最后一封。

……心有他属,望娘子另觅良人。

不忍她得知真相伤心落泪,却还是不愿拖累,干脆说自己变了心。

云卿看了片刻:“这上面的红印应当不是指印,或是血迹。”

楚歌凑近看,红印有发黑的迹象,差不多是血迹。

心情沉重的回了云宅,有信鸽至。

云卿拆下信,信中言军帖有记载祝行云。

他本是受了重伤,灵丹妙药也救不回来,却在战争结束后突然没了踪影,军帖也无他之后的记载。

想必他是拖着病躯到了柳溪,在病中写下一封封书信,转交他人,之后离世。

海誓山盟,惊天动地的爱情楚歌未曾亲眼见过。

这时却见到这样一名男子,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却有一封封朴实的家书,那是道不尽的思念与牵挂。

你的娘子若是知晓,怎能勿念?

这世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说不尽的相思血泪,道不完的离别哀愁。

在这姑苏,他们恰逢遇到。

远行的戍人不在,美貌的绣娘日日盼君归。

最后却等来一封休书。

楚歌想,若是她,她该是不信的,不信这人会变了心。

明明第一封心信中道:

沿途芳草青,不及家中桃李树。

怎会转眼间便心有他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