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师的超时空双飞之旅 作者:马君武
【千载魔朝-资料大放送】
上古年间,凤凰帝王以神力创造魔界,并带领魔族争取到了足以与神族抗衡、甚至于超越其他种族之上的霸者地位,不过,正因为他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才会被神魔两族合力杀害。
【魔朝之主】历代魔朝的霸主
血魔——凤凰帝王纳加罗死后,魔朝的第一代魔君。
天蚕魔君——世间斗气第一高手,斗气的开创者。魔朝第二任魔君。第一次屠魔战争的发起者。
地裂魔君——魔朝第三任魔君,自第一次屠魔战争魔族战败后,族人四分五裂,数千年来未立新任魔君。后由地裂在二百三十年前将魔族从新统一,并在六十年前第二次屠魔战争中率领魔族抗击敌人。后战败被杀。海神、冥君的结拜兄弟。
多娜塔莉——魔族公主,第三任魔君地裂的女儿,第二次屠魔战争中,在临被神族杀死之际,被出入魔界的鹰魔所救。从此倾心于鹰魔,并辅佐鹰魔成为魔朝新任魔君。为魇语之母。
鹰魔加藤:魔朝之主。居住在第九层魔界——血之大陆的魔之内,魔是由他自身的黑暗魔气所幻化,也就是说,魔就藏在他的体内,所以一直未被神界搜索到。与地裂魔君之女多娜塔莉结合,并生有一女——魇语。自身本为魔界的开辟者凤凰帝王之子,在神魔两族的联手绞杀中逃过一劫,后在第二次屠魔战争之后借助魔朝残留的王族力量重整旗鼓,成为了魔朝新一代的继承者。
【三大元老】第四代魔君影魔加藤手下最为强大的力量,并成为魔朝的三大支柱,正因为有了他们,才使得魔朝逐步从霾之中走出,越发地强大了起来。
冥君:魔朝唯一能与海神并列的高手,身份显贵,更是魔朝头号军师,冥界之主,由冥界怨气幻化而生。北斗七人众中天权的老师,更曾执导过北斗七人众首领天枢如何掌控死之斗气,与天枢同为死之斗气师。武器为骷髅头拐杖。自身实力为三界中难得一见的斗尊级。
海神:魔朝三大支柱之一,魔朝第一权臣,主要负责为魔朝训练新战力,更为秃魔王、阿特雷、小埑的师傅,几乎所有魔朝人都对他尊敬有加,尊称其一声老师。为水之斗气师,本身为三界沧海之魂所化,斗尊级。忠于魔朝,却因为鹰魔欲毁灭三界的谋而与鹰魔产生分歧,最终为阻止鹰魔的疯狂计划,不惜诈死背叛魔朝。
天魔:魔朝三大支柱之一,魔朝第一高手,与冥君、海神不同,天魔很少在魔朝现身,只会在魔朝最危险的时候挺身来救。九龙金尊斗气师,同时为当初杀死凤凰帝王的九名九龙金尊斗气师中,唯一存活的一名,而其他八人都与凤凰帝王同归于尽,天魔贪生怕死才得以存活。后被神界得知,于是大肆追杀,走有无路之际,被不计前嫌的鹰魔救下,从此成为魔朝元老。身着白衣,白发白须,鹤发童颜。实力更在海神、冥君之上。
【左右二使】实力以及地位权势虽然在魔朝三大元老之下,但却是魔朝真正意义上的执行者,并且各自手中握有重权,负责各种行动计划,为鹰魔排忧解难,因此更被称为是鹰魔的左右手。
秃魔王:绰号重生二少,火之斗气师,可如火凤凰一般起死回生。本名小泉飘柔,有一头乌黑柔顺的秀发,后来为练习火焰斗气而焚尽浑身所有毛发。实力超群、为人忠义厚道,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该傻的时候傻,不喜好出风头。因早年受教于海神麾下,被海神的仁慈人品所感染,在得知鹰魔欲毁灭三界的计划之后,对魔朝的忠心随之动摇,决定为保护三界苍生而与鹰魔拼死一战。
暗魔神:本名阿特雷,血之斗气师,拥有血一般深红色的斗气,与秃魔王同为鹰魔左右手,但一直在暗中招揽手下。嫉妒秃魔王的地位,一直欲将他置于死地。其真实身份为第二次屠魔战争中,神族的统领者六道圣君之子,第二次屠魔战争接近尾声时,因六道魔君与其他神族统治者出现分歧,因此被陷害入狱,最终遭神族残杀。阿特雷逃过一劫,后辗转投入鹰魔旗下,并一直暗中拉拢势力,决心建立一个超脱于神族、魔族之上的第三势力,向当年残害自己家族的神族人报仇雪恨。必杀绝技:嗜血星辰。
【四罗刹】魔朝组织,负责替鹰魔执行各种任务,在魔朝中四罗刹最为人熟知,但却并不是最强的。本为秃魔王旗下战力,后却被暗魔神阿特雷暗中招揽背叛魔朝。
影忆风殇:原四罗刹头领,为三界中唯一一名同时通五种五行御术的天才。因拒绝接受暗魔神阿特雷的指挥,被部下暗杀,因其为不死魔族血统,魔魂不死,不得已便被部下涉农封印在上古神兵——空灵宝扇之中,后差阳错被高清晰救出,更俯身于已死的雪娇儿体内,从此成为了高清晰、无码儿等废柴组合的一员。
诸子醉:四罗刹第二任首领,经常处于宿醉状态。但实力不凡,通水之青色斗气,不但是斗气师,更通大规模破坏类法术——钢裂。带领四罗刹叛变魔朝投奔阿特雷。
黑狗血:四罗刹中排名第二,经常传黑色紧身衣,杀手,为人冷酷,不喜言语,喜欢在大树下撒尿,而且一定要抬起右腿才撒得出来。掌握无形斗气——风,武器为一把血红色匕首。
涉农:四罗刹排名第三,四人中仅有的智将,喜欢穿着很干净的白色衣服,同样是苍老师系列爱好者。不懂斗气,更不懂法术,唯一的武器为一把折扇,扇面上画着心仪的女神苍老师,背面写着一个“
空”字。看似不起眼,实则为“上古神兵——空灵扇”。
夕洛:四罗刹排名第四,烟鬼,魔界富二代,宽大的黑色斗篷里藏着无数支上等巴西雪茄,为人张扬,又缺心眼,唯一的爱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把只抽一口的雪茄随手扔掉。与秃魔王同样拥有红色火焰斗气,但境界远不如秃魔王,经常用斗气点烟。因为家境优越,所以被安排在四罗刹中混五险一金。实属废柴。绝技——火之斗气.祝融十字击:诛天。法宝:烽火镖。
【六魔将军】魔朝中最强悍的组织之一,更早已被奉为魔朝神话。其组织并不与其他组织相同,整个组织中仅有一人。
所谓六魔,六魔六术,六术一体。六魔将军是魔朝人以六名通各种不同御术(金、木、水、火、土、气)的高手以魔朝禁术炼制为一体,一个身体中具有六个人的人格,因此同一身体便具有了六种不同的御术,实力极为强悍。
金(破煞-金黄,为人周密、险恶、诡计多端。)
木(树神-青色,为人嚣张).
水(云柔-蓝色,人妖女子)
火(苍狼——红色,格暴躁。,同时也是秃魔王的导师、).
土(地龙-暗黄色,为人鲁莽).
气(乘风——白色,为人和蔼,六魔第一高手,说话喜欢用“您”).
【北斗七人众】魔朝组织,鹰魔加藤(凤凰之子迦楼罗)直隶暗杀组织,与其他魔朝组织四罗刹及六魔将军不同,北斗组织及其神秘,七人容貌、能力很少有人得知,并且,北斗只会执行一些任何人都无法完成的高级暗杀任务。
天枢——北斗七人众首领,能力为死之斗气。喜欢独来独往,曾于定远关与魔女阿修罗一同出现,不过因自身斗气太过狠毒,所以很少亲自出手。只要被他碰过的东西,便会死气缠身,渐渐被夺去生命。其人容貌清秀,却因被自身死之斗气夺去生机,而满头白发。有一段异常悲痛、难以回收的少年往事,正因为此,后来才对天权与司马深深的遭遇分外感触,不惜出手相助。奉鹰魔之命,守护九层不周山之第七层——振霄界——地狱……
天权——北斗七人众第二人,原为人间一名流浪少年,后经天枢推荐,被魔朝元老冥君老人收为弟子,雷之斗气师,因为司马深深之死而一直对天枢心怀恨意,于是每日刻苦训练,只为有朝一日能亲手将天枢杀死,奈何天枢与生俱来的死之斗气强悍无比,所以一直无法实现愿望。奉鹰魔之命,守护九层不周山之第四层——丹霄界——雷鸣国度……
天玑——喜欢钱,贪婪。表面看起来只是个貌不惊人的死胖子,其实为当世第一点金术高手,平时穿一身金黄色员外装,两撇小胡子分外显眼。为人心高气傲,因此在边关与高清晰相遇时,竟疏忽大意败在了高清晰尚不纯熟的点金术下,而后化作一尊纯金雕塑被高清晰随军带回京城,后被魔女阿特雷救走,奉鹰魔命令守护九层不周山之第一层——神霄界——黄金世界,作为先锋第一人,死的很惨……
天璇——为人善良,并无害人之心,做事仔细,小心谨慎,反应快,头脑冷静,为北斗第一智将。通魔朝失传秘法——天门之术,可在任何地方开启一扇门,随意出入,躲避对手攻击、蒙蔽对手视线,并是一名出色的体术师。奉鹰魔之命,守护九层不周山第六层——玉霄界——山河画卷。
玉衡(羽老人)——外表看来,如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实则剑术高手,并是苍山雪的剑法导师,后因被鹰魔招入北斗七人众而诈死。其为苍山雪生父,原名顾羽,奉命守护九层不周山第三层——碧霄界——荒漠古城,因杀死苍山雪后得知其为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而迷失心智,与海神交手时被海神偷袭之死……
开阳——貌似书生,身着白衣,经常拿着一本《少妇白洁》边走边看,实则为体术高手,并且修得魔朝失传禁术——无之术,可在一定范围内,将任何法术、斗气攻击化为无,从而以体术击破对手。奉鹰魔命令,看守九层不周山之第二层——青霄界——虚无世界。
瑶光——北斗第七位,北斗七人众中唯一一名女。外貌清秀的盲目少女,身穿绿色道家长袍,前写着破军两字,头上裹着一条黄色头巾,通失传之术——破军之术,天生目盲,因而心狠手辣,冷漠异常。曾有三十六名魔朝高手直接称呼她为“瞎子”,后全部失踪、下落不明。实力本在北斗七人众七人中排名靠前,战力不容小觑,奉鹰魔命令守护九层不周山第五层——景霄界——夜幕国度,却偏巧遇到闯入景霄界中的伏羲珠转世之体——武松,虽然瑶光实力强大,却还是难敌武松,最后更被武松挖眼相赠的行为感动,自杀而死放武松离开……
【四护法】
魑魅: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颜师古注:“魑,山神也。魅,老物也。”《文选·张衡》:“捎魑魅,斮獝狂。”薛综注:“魑魅,山泽之神。”唐卢纶《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的记载,杜预注曰:魑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辞海》)换句话说,魑魅就是鬼怪——《邪樱》中的妖应该也算是“魑魅”了。但是,有朋友可能马上会想到无定乡八.老中的“刀四”,这个家伙虽然还没怎么露面,却大约不会是山里河里的,所以,刀四不是“魑魅”。那刀四是什么?或许应该说,刀四是“魅”,不是“魑魅”。因为《说文》中明明白白地写着,“鬽,老物也”。《周礼》又说,“以夏日至,致地示鬽”,郑玄注:“百物之神曰鬽。”也就是说,“鬽”,是百物之灵。而“魑”这种东西,则比“魅”要复杂一点。《辞海》中解释,魑,是一种无角的龙——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腾蛟真人,但腾蛟真人是有翅膀的,恐怕不能算——可《说文》中又说,“魑,若龙而黄”。既然“若龙”,那就不是龙了。于是,又有人注解,魑是一种兽形的山神,郑玄则干脆说了这么一句:“魑,猛兽也。”但魑是一种像龙的东西总不会有错,在对“彲”的解释中,有《史记》可以为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有一句“……非龙非彲”。我私下里估计,这“非龙非彲”的,肯定就是腾蛟真人了。
魍魉:古代传说中的山川怪。一说为疫神,传说颛顼之子所化。《孔子家语·辨物》:“木石之怪夔魍魉(wǎngliǎng)。”汉·蔡邕《独断》:“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弱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室枢隅处,善惊小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弱水,为魍魉鬼;一居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孔子曰:‘某闻山之怪曰夔魍魉,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鸺鶹岁久能人语,魍魉山深每昼行。”魍魉也可以代指影子。《淮南子·览冥训》:“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文选·班固》:“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李周翰注:“魍魉,影外微也。”魑魅魍魉(gliǎng)可以作为一个词表示小鬼怪亦或一些坏人,见不得光的小人
山魈:《山海经·海内经卷》里提到的:“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也即《海内南经》里的枭阳国人,这种吃人的怪物,虽然样子有些微的差异,倒是和游戏中的怪物有些神似。《国语·鲁语》里有:“夔一足,越人谓之山臊。”然而夔一般为水神,不吃人。在《神异经》里也曾有言及燃爆竹惊山魈之举,只是那东西长仅一尺,也不吃人。因了这种说法,又有人将其与年混为一谈(关于年的故事,即是除夕的由来)。游戏中的山魈等级不高,说成是年这种大怪物不甚妥帖,恐怕还是将其看作糅合了多种形象的原创怪物比较恰当。此物在许多小说中也有提及,大多十分凶险,如《天机》《今夜有鬼》系列中都有,某土著民族专吃该动物的脑子,并且只吃幼崽的大脑,美其名曰“黄金”。又有曰:山魈,乃是山中的怪物一种,身长体黑,力大无穷。传说中,它可以跑的比豹子还快,可徒手撕裂虎豹,乃是山中霸王,且寿命非常长,被人视为妖怪。聊斋志异卷一山魈山魈
孙太白尝言,其曾祖肄业于南山柳沟寺。麦秋旋里,经旬始返。启斋门,则案上尘生,窗间丝满,命仆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乃拂榻陈卧具,扁扉就枕,月色已满窗矣。辗转移时,万簌俱寂。忽闻风声隆隆,山门豁然作响,窃谓寺僧失扃。注念间,风声渐近居庐,俄而房门辟矣。大疑之,思未定,声已入屋。又有靴声铿铿然,渐傍寝门。心始怖。俄而寝门辟矣。忽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闪,绕室四顾,张巨口如盆,齿疏疏长三寸许,舌动喉鸣,呵喇之声,响连四壁,公惧极。又念咫尺之地势无所逃,不如因而刺之。乃抽枕下佩刀,遽拔而所之,中腹,作石缶声。鬼大怒,伸巨爪攫公。公少缩。鬼攫得衾捽之,忿忿而去。公随衾堕,伏地号呼。家人持火奔集,则门闭如故,排窗入,见公状,大骇。扶曳登.床,始言其故。其验之,则衾夹于寝门之隙。启扉检照,见有爪痕如箕,五指着处皆穿。既明,不敢复留,负笈而归。后问僧人,无复他异。
地魃:旱鬼也。从鬼犮声。《周礼》有赤魃氏,除墙屋之物也。《诗》曰:“旱魃为虐。”蒲拨切。
说僵尸修成妖之后,变为魃。变魃之后的僵尸能飞,也称飞僵,据说可以杀龙吞云、行走如风。所到之处赤地千里,算是僵尸之王了。在中国竹影法师《东洋见闻录》和日本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都有记载。中日记载有差异。中文记载:关于旱魃的形象在《神异经》中记载:“长三四尺,袒身,两目顶上,行走如风,名曰魃”。第一种说法:魃是黄帝的女儿。第二种说法:魃原来是天上的神女,因黄帝在涿鹿之战召来打败蚩尤后能量耗尽而无法回到天上。第三种说法:魃是道教法师用僵尸经过修炼而成的。以求雨为名骗当地百姓钱财用的妖怪。日文记载:是天照大神,又叫做旱母,面似人,身似兽,一手一脚,跑如风,一出现就会持续干旱。魃等妖怪的传说都源自中国汉代及早期时萨满教对自然的崇拜所衍生出来的。妖怪在汉代以前无好、坏之分。做善事的妖怪就是好妖怪、做坏事的就是坏妖怪。随着道教兴盛,妖怪被全部化作“坏”的范围。日本仍然用汉代以前对妖怪的认定态度。随时时代每个妖怪的故事被不断增加。在日本著名的妖怪资料有江户时代的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百器徒然袋》、水木茂.《日本妖怪大全》。中国资料有先秦的《山海经》还有近代的《东洋见闻录》。乾隆二十六年,京师大旱。有健步张贵为某都统递公文至良乡,漏下出城,行至无人处,忽黑风卷起,吹灭其烛,因避雨邮亭。有女子持灯来,年可十七八,貌殊美,招至其家,饮以茶,为缚其马于柱,愿与同宿。健步喜出望外,绸缪达旦。**鸣时,女披衣起,留之不可,健步体疲,乃复酣寝。梦中觉露寒其鼻,草刺其口。天色微明,方知身卧荒冢间,大惊牵马,马缚在树上,所投文书,已误期限五十刻。官司行查至本都统,虑有捺搁情弊,都统命佐领严讯,健步具道所以。都统命访其坟,知为张姓女子,未嫁与人通奸,事发,羞忿自缢,往往魇祟路人。或曰:“此旱魃也。猱形披发一足行者,为兽魃;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乃奏明启棺,果一女僵尸,貌如生,遍体生白毛。焚之,次日大雨。
若于往昔,以贪求美色为罪者,是人受罪既毕,而出地狱,仍依习,心爱游荡,遇风成形,名为魃鬼。魃为女鬼,亦曰女妖,故呼女子之多者,为魃妇也。《神异经》云:魃鬼长二三尺,其行如风,所现之处必大旱。盖以酷,则致阳不合,妖风能令云雨不成也。
僵尸与传说中的吸血鬼有着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差别。僵尸可分为六级:一是“白僵”,尸体入养尸地后,一月后浑身开始长茸茸白毛,这类僵尸行动迟缓,非常容易对付,它极怕阳光,也怕火怕水怕**怕狗更怕人;二是“黑僵”,白僵若饱食牛羊血,数年后浑身脱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几寸长的黑毛,此时仍怕阳光和烈火,行动也较缓慢,但开始不怕**狗,一般来说黑僵见人会回避,也不敢直接和人厮打,往往在人睡梦中才吸食人血(黑僵与白僵合称为“黑白僵煞”)。全世界乡村和农场已报告出数万起‘不明吸血生物’攻击牲口的事件,甚至有人认为“野人”就是黑僵);第三种为“跳尸”,黑僵纳吸血再几十年,黑毛脱去,行动开始以跳为主,跳步较快而远,怕阳光,不怕人也不怕任何家畜(平时再能叫的狗,一旦遇到‘黑僵’或‘跳尸’就不叫了,但是猫见僵尸就会冷叫);第四种“飞尸”,由跳尸纳幽月华而演变,飞尸往往是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的僵尸,行动敏捷,跃屋上树,纵跳如飞,吸食魄而不留外伤;第五种僵尸已近乎魔,名为“魃”,又称“旱魃”“火魃”“干魃”,飞尸吸纳魄数百年之后,相貌愈发狰狞,可谓青面獠牙啖人罗刹,还能变幻身形相貌迷惑众人,上能屠龙旱天下能引渡瘟神,旱天瘟疫由此而发(古代,瘟疫如果伴随着旱灾蔓延,老百姓们就会坚信不疑地认为是旱魃在作怪);最后一种也是最可怕的僵尸,应该说它已不再是“尸”,而是魔王,拥有着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数千年甚至万年的道行,相传华夏大地只出现过一个这样的魔王,千年前它被观音菩萨收服为坐骑,赐名为“犼”(hǒu)。(《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象伏妖王》中讲到,孙悟空好不容易战胜了赛太岁,正遇上观音菩萨来收寻这妖怪。悟空问:“这怪是何来历,敢劳金身下必收之?”观音回答:“它是我跨的个金毛犼。因为牧童盹睡,失于防守,这孽畜咬断铁索逃到这里,为朱紫国五消灾来了。”悟空听到这话,急忙欠身说:“菩萨反说了。它在这里欺君骗后,败俗伤风,替那国王生灾,却说是消灾,这是何故?”观音说:“你不知道。当时朱紫国王在位时,现在的国王还是东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极好猎。有一次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两个孩子,乃雌雄两个雏雀,停翅在山坡之下。他王弓开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那时节,我跨着这犼,同听此言,不期这孽畜留心,故来骗了王后,与王消灾。至今三年,冤愆满足,幸亏你来救治王患。我特来收这妖邪。”悟空说:“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它沾污了王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它死罪。今蒙菩萨亲临,饶得它死罪,却饶不得它活罪。让我打它二十,让你带去罢。”观音说:“悟空,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份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动了棍子,它也就是死定了。”行者不敢违言,只得拜道:“菩萨既收它回海,再不能让它私降人间害人啦!”观音这才喝了一声:“孽畜!还不还原,待何时也!”那怪打个滚,现了原身,将毛衣抖抖,让菩萨骑上。只见这金毛犼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直向南海飞去。)
另一张资料不够用了,所以,二十诸天中的一名,只能在这里了。
【大黑天】
大黑天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嘎拉等名称。该神本是婆罗门教湿婆(梵语:shiva,梵语又名:maheshvara,即大自在天)的变身,後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梵语:vairzhe,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
摩诃迦罗,有七大分身,世间法术集大成者,拥有足以匹敌大梵天的力量。神族第一批二十诸天之一,后窥见大梵天野心,阻止不及,从此对三界前途不抱希望,并且以带兵攻入魔朝为借口,逃入魔界地狱山之中隐居至今。
大黑天是梵语“玛哈嘎拉”的意译,又译为“救怙主”,藏语称“贡保”。他原是古印度的战神,进入佛教后,颇受密教崇奉。藏密说他是观世音菩萨化现的大护法。东密说他是大日如来降伏恶魔所现的愤怒药叉形象,位居诸大护法神之首。在藏密中,他既是护法神,同时也是密宗修法所依止的重要本尊。据说他的修法《大黑天神秘密成就次第》十分秘密,不是入室弟子不得传与。大黑天在密教里受到重视,原因是他具有四种特,也就是四种保护众生的功德。其一,相传他有无量鬼神眷属,他们都长于飞行和隐身,能在战争中保护那些祈求的众生,所以他又被奉为战神。其二是厨房神,他能保护众生食物丰足。据唐僧义净《南海寄归传》载,当时东南亚及我国南方百姓厨房和仓廪多供奉其塑像。其三,相传他与他的眷属七母天女,能赐予贫困者福德,所以又有福德神之称。其四,相传他常守护亡人坟墓,故又得名冢间神。由于具备这些功德,他在西藏和蒙古的信徒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大黑天以战神的特还深受内地封建统治者信奉。元朝时藏密开始传入内地,大黑天首先得到了忽必烈的崇信,成为蒙古军队的保护神。蒙军征战时常把他带在军中,作战前必先祈求于他。据说蒙古军队一次在攻打一座宋城时,城中将士突然看到天兵天将布满天空,宋城不战而降,说是大黑天所显的威灵。清朝时,满族人因受蒙古信奉藏传佛教的影响,对大黑天也十分崇信。据说皇太极曾得到了一尊元朝末年从五台山辗转流落到蒙古察哈尔部的纯金制作的大黑天像,特建庙(实胜寺)供奉。清朝入关后,北京等地大建大黑天庙,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的“玛哈噶喇庙”。它原是睿亲王多尔衮私邸,多尔衮削爵后,康熙帝即令改为喇嘛庙,供奉大黑天。
大黑天的形象有多种,常见的有二臂像、四臂像、六臂像。因为这三种形像各有特色,且各自供奉也很普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二臂大黑天〓身体呈青黑色,三目圆睁,鬃毛竖立,头戴五骷髅冠。二臂在前,左手托骷髅碗,碗内盛满人血;右手拿月形刀,两臂中间横置一短。双腿站立,背后是熊熊火焰。四臂大黑天〓也是青黑色身体,头饰五骷髅,三目。但脖子上挂有一串人头,腰间围有虎皮。他的四臂中,中间两臂执物与二臂像相同,左骷髅碗,右月形刀;另两手执物是:左手举一把三叉戟,右手拿一把宝剑,两手都在两边。他是坐势,两腿向内微曲,为安乐座。脚下踩着两个异教徒。六臂大黑天〓是大黑天最常见和最圆满的一种形象。比起上面二种来,不仅手臂多了,身上装饰也复杂得多。他身体呈蓝色,着虎皮,项挂50人头骨大念珠,戴五骷髅冠。在他身上有许多蛇,头顶以蛇束头发,脖子上有一条大花蛇直垂下来,手腕和踝骨也都缠着黄白相间的蛇,这些装饰都是表示对龙王的降伏,同时也增添了他恐怖、愤怒的气氛。他的6只手都持有物,中间两手置前,也是左人骨碗,右月形刀,其余四手分开:上面一双右手拿人骨念珠,左手拿三叉戟,表示他要戳穿天上、地面、地下有情的关系;这两手还同时张开一张象皮,表示驱逐无明。下面一双右手拿手鼓,以勾召女妖,将其制伏;左手拿索,一端是金刚杵,一端是钩子,表示勾缚一切妖魔。站立姿势,右腿屈,左腿伸,两足踩在象头天神的腿上。象头天神呈白色,是北方的财神,呈仰卧式,头向后,左手拿人骨碗,右手拿萝卜和一袋饼。据说这位天神原很残暴,被大黑天降伏后,便用这种姿势侍候他。主尊身后有火焰背光。大黑天(玛哈嘎拉)心咒:嗡阿吽,摩诃迦啰耶,吽呸注摩诃,据南怀瑾先生讲古音读为马哈,啰读为辣,呸为藏语音译文字,也翻译为口+拍。据《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背面佚名残卷的记述,大黑天神有七个:大黑主圣形貌:残卷残缺司职:利生除疫安乐迦罗形貌:六臂三目,足踏七星,腰着虎皮裙司职:主宰寿龄,增添禄位日月迦罗形貌:四臂二目司职:降寇金钵迦罗形貌:首有三面,体具一身,一龙捧座,二足摄莲司职:消灾危,除苦恼,免除人牢狱官司冢间迦罗形貌:三目八臂司职:统御司,掌判善恶,超度亡灵帝释迦罗形貌:不详司职:引导众生降伏邪魔心,归正觉宝藏迦罗形貌:三眼八臂,座乘狮子司职:息止天下干戈另据元代《栖贤山报恩梵刹记》中提到的“摩诃迦罗七转天神”,七形大黑天神可能是一身七现,七相一分,都是大黑天的相。
六臂玛哈嘎拉
六臂玛哈嘎拉原是印度教之魔神(一说即大黑天),观音入其神识,故成佛教之护法、观音之化身。平常随侍观音,具有息、增、怀、诛四种事业法。此尊一面六臂,红圆三目怒睁,身色黑蓝,遍体发出烈火光焰,狰狞无比。身披一张白象皮,象头朝下,四腿搭在两肩和双腿后。最上右手向上抓着象脚,左手拿三叉戟,中间两只手,右手拿骷髅鼓,左手拿索子,主臂两手拿髑髅碗和月刀。尊身上除了象皮,脖子上青蛇、项链,脚脖和手腕上还缠着白蛇,象征着把龙王和药叉都降服,腰间围着虎皮裙,环绕着颗颗人头。虽然有六条胳膊,但只有两条腿,右屈左展,跨在一头仰卧的白象身上,白象左手拿着髑髅碗,右手拿着大萝卜。据说这象王也是个财神,非常凶暴,后来被玛哈嘎拉降服了。据观音菩萨所发深宏誓愿,修持六臂玛哈嘎拉能降服和救度末法时期中逐渐恶化之众生;能庇护众生,脱离中身之苦;能解除众生生活的艰困及贫穷,圆满众生一切善愿。玛哈嘎拉是佛法中最重要之智慧护法,宜秘密供养、修持,则其加持迅速,日夜不断。[1]
编辑本段供奉大黑天
当代供养的大黑天像常见如下:这种都是挥舞金鎚(也是一种招财聚财的法宝),身背财(米)袋、脚踏世间所有的财箱的形象。由大黑天、弁财天、毗沙门天三位一体的三面财神更是财神中的极品。至于大黑天的供养方法一般是要注意一下几个要点:1、大黑天可以放在厨房、大厅、先祖令堂、阳宅财位等处。其他原则和其他供神佛的原则大致相同,如不应被梁压、不宜背后为厕所、不宜正对楼梯、背后必须有靠等等。2、一般可以用红豆、牛、红酒、浓茶、甜点、水果、巧克力等供养。供养后的供品可以家人一起吃掉增加财运。3、如能每天坚持念诵大黑天心咒更佳。但必须有传承方可修持。如没有传承,可以坚持抄写大黑天财神经。4、当感到财运欠佳或者要办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念诵摩诃伽罗(或mahagala)数遍后用手大黑天佛像的头部,然后拉开自己左侧的口袋想象大黑天把财富运到你的身上。
三月初三,玉皇大帝得知几位大仙私逃人间,不禁大怒。他来到南天门向下看,人间一派春光胜过天。他命令一名侍者带着瘟药下凡,去毁掉人间。侍者驾云来到云南上空,正值三更半夜。他打开瘟药瓶,心里左右为难:撒下去吧,他不忍心毁灭这美好的人间,不撒下去吧,违背玉帝圣旨要上断头台。他正举棋不定,忽听得雄**高叫,白家人笑声明朗。这生命的声音牵动他的心。他决心牺牲自己拯救下方生灵,便把瘟药全喝到自己肚里,立刻全脸发黑,浑身发肿,从天上掉到地下。白族人民把他尊为“大黑天神”!
在观音大士生起菩提心的一刹那,他在阿弥陀佛面前发心立誓:“若我救度一切众生之心退转,我之头身当裂为千片!”在不断救度众生以后,大士见仍有无量众生在生死六道中受苦,故又继续以悲心救度。在一段时间后,他又再由净土中看下来,众生之数目仍然无量,他又再继续度生之事业。这样地重复数次、历经多劫以后,大士再一次观视,以为众生必已度尽了,但见六道中之众生仍然无量,似乎毫无减少之迹像。大士感到很灰心,显现出退心之情况,他的头及身体便马上应誓而裂成了千片。这时,他的上师阿弥陀佛马上现前,把他的身首碎片拾起,重合为千手十一面之相,更策励观音大士继续进不懈。观音在这以后就想:“在末法期中,有什么方法可以令众生免于短寿、贫乏及昏乱而得成就呢?”,此时,大士心间之“吽”字化生出玛哈嘎拉,顿时大地震动,世上所有魔王皆生出惧畏的心。所以我们知道,玛哈嘎拉正是观音之悲心的忿相化现。玛哈嘎拉是男相护法之首,修持他的法门即等于同时修持一切男相护法的法门。
【关于大黑的传说】
玛哈嘎拉是格鲁派所有寺院都供奉的护法,但其六臂相与大藏寺有特别殊胜之因缘,可以说:这尊各派中共通的护法与大藏寺有不共的密切关系。现在随便说几个有关这护法与大藏寺的因缘:
在大藏寺创建前的故事
在大藏寺创建前,雅弘竹巴祖师看中了两块好地作建寺地点,难于抉择。这时候,有一只巨大乌鸦飞来,衔去了祖师手中之哈达,毕直地飞到其中一块地上的一棵柏树,把哈达挂了在树枝上。西藏人都认为乌鸦是护法的化相之一,所以祖师就依护法之建议,把树枝砍去了,然后绕着这棵大柏树干而建成大殿,创立了大藏寺。故此,大藏寺之建寺选地可说是由玛哈嘎拉亲自决定的!
在建寺期间的故事
在建寺期间,祖师遇上了很多障碍,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予宗喀巴大师求示。这时乌鸦又出现了,祖师把信系在乌鸦身上,它就飞到当时正在拉萨的宗喀巴大师处,后来又带回了回信。祖师依着宗喀巴大师指示之除障法,最后建成了大藏寺。这只乌鸦后来飞入了一块鸟形的石头中,大家就把这石头供于护法殿顶上了。
在寺院建成以后的故事
在寺院建成以后,祖师因找不到造佛像之工匠而苦恼。这时候有三个黑人来到寺院,自称是由印度来的。祖师问他们有何专长,他们说自己于造佛像,故此祖师就延请他们留下来为寺院造像,其中二人不愿意而继续上路去了,另一人同意留下。到寺院开光的时候,所有大小佛像都造好了,只余一尊六臂玛哈嘎拉像未造完,祖师也照原计划举行了竣工典礼。在聚会中,印度人带上了一个护法面具,表演一场法王舞。在跳舞时,他的身体越变越小,最后只剩下这个面具。众人马上去看那尊本来还未完成之护法像,发现护法像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大家都认为印度人其实是六臂玛哈嘎拉化现来帮助寺院的,他本人就融入了护法像中(注:此事亦记载于〈安多政教史〉一书中)。在这以后,大藏寺有一个其它同派寺院中没有的习俗。在有人作布施时,施主一般把供品一份一份地分派予每一位僧人,这是西藏寺院的传统。但在大藏寺,领诵师还会站起来宣读:“请分派“黑人”的那一份!”,然后施主把额外的一份布施放予护法殿中。假设施主供施十块钱予每一位僧人,则也要供予护法一份同量的供养。“黑人”的意思是指那个印度工匠,也即护法之化身。在各寺院中,玛哈嘎拉是被普遍地敬仰的;但在大藏寺,他却被视为寺院内活生生的成员之一!这是其它寺院中幷没有的独特传统。总之在大藏寺僧人应供时,寺院与施主也会供派同样的一份予护法。在去年,衲的一些洋弟子往大藏寺朝圣,带了澳大利亚出产之羊毛袜子,供养僧众每人一双,所以护法也依传统被供养了一对袜子,这恐怕是佛教历史上之第一遭!一般来说,我们是供养食品、香、花等等供品的,所以这对袜子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佳话,大概护法也会感到这份供品有点莫名其妙!在其它寺院中也有玛哈嘎拉像,但大家对大藏寺的这一尊像之尊崇程度很不同。前面说到那位印度人建造了一半,后来印度人不见了,护法像却突然完成了,于是大家都认为印度人就是六臂玛哈嘎拉的化现。他把护法像建了一半,在他融入泥像之中时,就自然变化出完成了的护法像,所以大家都视这泥像为护法自己亲手塑造和开光的,把他尊称为“大藏怙主”,不同于由凡夫建造及开光的其它护法像。刚才说过本来是有三个印度人的,其中两个不愿留下,他们结果去了安多等地区之吉谛寺与初奇寺,分别塑造了四臂相玛哈嘎拉及四面相之玛哈嘎拉像,事后也是人不见了,大家认为这三位印度人分别是护法之六臂、四臂与四面相的化身。由他们塑成的这三尊护法被视为由护法亲自手造,特别受人敬仰,被合称为“怙主三兄弟”,成为了所有西藏寺院中最有名的三尊玛哈嘎拉护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