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学大师在古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农学大师在古代_分节阅读_11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农学大师在古代 作者:洋葱头大脸猫

农学大师在古代 作者:洋葱头大脸猫

第37章 架田种植

元代著名农学大师王祯说过:“架田, 架犹筏也, 亦名崶田。”

架田,是一种与水争地的方法, 是一种人造耕地,利用的是水面。伟大的古代农民在长期的种植摸索中,发明了这种种植方式。首先将木桩打入水地,以木桩作架, 然后打造木筏,将木筏铺满泥土,在上面种植稻谷。

这个法子不可不谓巧思,既不用灌溉, 也不用怕水淹。

白亦容在地图上看到这座大雾山被大河包围着, 在抽签中是属于大雾山山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看中这块土地。

他召来了几个农民,跟他们细细解说了架田种植,这几个农民听得一愣一愣的,很是难以置信地看着白亦容:“这成不?”

白亦容板着脸,拿出官威来,说:“我说行就行。”

这些农民虽然半信半疑, 不过别看白亦容才年仅十四岁,他整出来的梯田可是整个大燕朝的第一例。这些农民早先看到白衣人的时候,也有些不当他一回事,然而,等梯田整好了, 他们才开始正视这位农官大人。

他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也不像大多数人家乡里头的知县等官五谷不分,是个实干的人物。

听说又有地种,这些农民便乐呵乐呵地去倒腾架田了。

白亦容选了些壮年劳动力,看着他们将木桩打入河底,然后又花费一天的时间制作一艘木筏。人多力量大,很快,所谓架田便制作好了。

首先先尝试着种果蔬,待农民们种完种子后,白亦容看了看天,已经天黑了,现在回去,车程半个时辰,城门肯定已经关闭了。为首的官兵很热情地邀请白亦容晚上留宿在大雾山,白亦容没有推辞,答应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