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秦楼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94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秦楼春作者:Loeva

分卷阅读942

风景地当面反驳对方。今日姚氏的儿子秦简帮了她一个忙,而三叔秦柏答应她的事,也还未办成,将来总有求到娘家人的时候,现在就得罪姚氏,太过不智。她不喜长嫂,却不能不给母亲、兄长与侄儿脸面,便忍下了开口的冲动,只微笑着说了句:“嫂嫂说得是。”接着话风一转,就聊起了别的家常,不再提起大姐与二房来。

姚氏就跟秦幼仪聊起了苏仲英外放到什么地方最好。姚氏能知道什么?不过是平日里听丈夫儿子闲话,了解一些皮毛罢了,却十分热心地给小姑子出主意。

“辽东是辽王府的地盘,乃是苦寒之地。若是妹夫有兴趣,可以让简哥儿寻肃宁郡王打听打听。肃宁郡王本就是辽王府世孙,想必对那边熟悉。只是我觉得,妹妹妹夫是要带着孩子去的,还是别挑辽东的好。夏天还好说,那边的冬天实在太冷了,就怕孩子们受不住。”姚氏其实也都是道听途说,“西北也不好,那边同样苦寒,风沙又大。你瞧三房的情形就知道了。三叔三婶在那边还有宅子与田产呢,每年交到京中来的银子才多少?况且那边军中说话最管用的,不是秦王府就是马老将军家,旁人都只是依附他们而已,妹夫何苦掺一只脚下去?”

姚氏也有看好的地点:“大同不错。虽然那里也是马家的人镇守,但胜在离京城近,不过六七百里地。三房的秦安合家都在那边,听说三房在大同还有生意,肃宁郡王的外家乃是当地的大商家,那一带也算是富庶了。妹妹妹夫若是去了那里,一来是有亲友帮衬,二来日常起居不必吃太多苦头,三来我听三婶提起,大同已多年没有战事了,那边的驻军平日里最热衷于练兵,练兵练得好的将官,升迁也比旁人容易些。我想到妹夫平日在京郊大营,就是忙着练兵,一身的本事正好能在大同派上用场。你们在那里待几年,回京时必定已经高升了,到时候再想回苏家军去,也不会太难。”

秦幼仪有些犹疑:“我回去跟相公商量一下吧。这些事情我也不懂,可不敢自作主张。”

姚氏笑道:“这是当然。那么大的事,我原也没指望妹妹自己就能做决定了。”她又继续给秦幼仪介绍别的地方,“天津也不错。你还记得你黄家晋成表哥么?他前几年在天津卫待过,至今还有许多旧部属在那里。天津不但离京城近,地方也富庶,比大同还要更强些。只是这样的肥差,争的人多了,妹夫就没那么容易成事。但若真能调到天津去,日后你想家里了,也随时可以回来,方便得很。”

秦幼仪笑笑。若真的那么方便,她反倒不喜欢了。就怕婆婆会时不时派人过去“探望”儿子媳妇与孙子,指点他们如何安排日常起居。她偶尔出个门上个香,或是让儿子骑一回马,练一回射箭,没几天功夫,风声就会传到婆婆耳朵里。

姚氏又继续给秦幼仪说起金陵等地方,因那里有黄晋成,又是秦家祖籍,同样是个极好的选择。秦幼仪有些心动,正要打听金陵卫是否有空缺,就听得门外头传来几声喧哗,不由得停了下来。

姚氏正说得兴起,忽然被打断,自然不高兴,便扬声问:“是谁在外头吵闹?!”

玉梅掀了帘子进屋回话:“素哥儿听说二姑奶奶回来了,要来请安。奴婢们说奶奶正与二姑奶奶说话呢,让素哥儿回屋去,他不肯,就吵起来了。”

听说是庶子在吵闹,姚氏更生气了:“你们就由得他在我门前胡闹?!还不赶紧把人赶回他的院子去?!”

秦幼仪忙道:“素哥儿也是一片孝心,让他进来给我请个安,再让他回去就是了,嫂嫂何必生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